浪淘沙—淺評水滸傳36(第2/2 頁)
足斷,不可續。當時的觀念,封建不正確社會觀。要吸其精華,除其糟粕。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美髯公因縱雷橫脫枷逃跑,被充軍發配到滄州。宋江、雷橫為感恩,設計賺取朱仝上梁山聚義。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朱仝上中人物,不知其可?一家之言。美髯公朱仝,仗義私放插翅虎雷橫,為其至孝之人,而充軍發配。世人幾何?俠肝義膽,天人,上上人物,不為過。金聖人侍才傲物,此其短。喜水滸傳,第五才子書。不喜宋江,小人,下下人物。誤導讀者幾代人,吸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二、有好事者說,宋江、雷橫,忘恩負義,逼朱仝上梁山。黑旋風李逵,濫殺無辜,殘忍殺害四歲知府小衙內。此沒有讀懂水滸傳,口無遮攔的道德俠。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懂名著。
宋江、雷橫,為報朱仝大恩,千方百計,逼使朱仝上山。換位思考,大恩人被充軍發配,自己無動於衷,不合常理。
三、有說朱仝是被宋江誘騙上山,不是逼上梁山。此沒有讀懂水滸傳,施耐庵表面上寫,宋江施計,李逵殺死小衙內,朱仝無耐上了梁山。朱仝義放晁蓋七傑,義救及時雨宋公明。都是誅連九族之罪,想回歸正常,太天真了。朱仝的俠肝義膽,仗義疏財。與奸臣當道的社會,格格不入。試想,小衙內的死,貪官知府聽從辯解嗎?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朱仝與秦明一樣,實際是被昏官逼上梁山。這才是施耐庵寫出的主題。
四、細讀施耐庵寫出林沖發配,滄州府上上下下,貪贓枉法,勒索錢財。亂自上作,上樑不正,下樑歪。滄州知府貪官一個,不是沒有罪過。那個時代,誅連九族,五家一連,十家一保。施耐庵寫的血腥暴力場面,此其短。要歷史地、拋其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站在道德俠高度,標新立異,獨立新說,只能誤導讀者。這就是淺評水滸傳的初衷,為梁山好漢正名。
不應過多譴責梁山好漢,人無完人,是施耐庵寫作特色。應批判當時的封建制度。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好漢義結少華山
不是地主傻兒子-九紋龍史進之一
:()淺評水滸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