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萬劍一面無表情,負於身後的手卻微微顫抖,他淡淡道:&ldo;問了又能如何?&rdo;
道玄笑道:&ldo;呵,蒼松師弟,呵呵,他對我,還是如百年前一般,不過,百年前他的眼裡只有你,現在,他的眼裡,誰都沒有,若說有,那便是我
青雲門了。&rdo;
萬劍一星眸一閃,冷冷道:&ldo;這不正是你希望的。&rdo;
道玄幽幽道:&ldo;是啊,可我希望的,不止如此……&rdo;
萬劍一眼神一冷,卻沒有說話。
道玄看了他一眼,自嘲道:&ldo;你知道,我不能怎樣,我怕他……&rdo;
萬劍一還是沒有言語,只是淡淡聽著。
第8章 (八)
夜,靜靜的,月光照在山巒上,彷彿是一層輕紗,又彷彿是一層濃霜。
此時龍首峰上,一房內,張小凡深深吸了一口氣,靜下來,走到床上,按齊昊傳授的姿勢打坐,閉上眼睛,又在心中把齊昊傳授的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第一層的法門從頭到尾想了一遍,正要按之修習,忽然心中一動,猛地睜開雙眼,驚道:&ldo;不對啊!&rdo;
齊昊傳授給他的玉清境第一層在太極玄清道中本是最粗淺基本的修習法門,功用只在兩個字:練氣。修煉之人,靜坐之下,放開心念禁制諸般煩惱,引天地靈氣入體行大周天運轉,藉此與天地一息,進而感悟天地造化。
若能引入靈氣在體內連行三十六大周天,則自身經脈已然穩固,可修煉更高境界。
這種修習法門,本是道教數千年來千錘百鍊之法,決無任何差錯疑義,但此刻張小凡心中,卻如急風暴雨,搖擺不停。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今日所聽到的,與當日普智和尚傳給他的那套口訣,修行方式竟是截然相反。
這般艱深枯澀的道理,張小凡此時自是不能理解的清楚,但兩種修習法門根本不同,他卻是分辨的出的,當下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張小凡不知道,太極玄清道固然是道家的無上妙法,但普智在他身上發大宏願,寄予一生期望,所傳的那套口訣,卻也是佛門的至高法門大梵般若。
佛道思想迥然而異,修習法門自然也是背道而馳,只是數千年來各自守秘,不為人知。而此刻青雲門龍首峰上一個小小弟子張小凡,卻被此事搞得頭大無比。
&ldo;究竟哪樣是對的呢?&rdo;
張小凡跳下床來,在房內來回走個不停,只覺得腦中一片混亂,胡思亂想,又不敢問人,最後只得呆呆坐在床邊,長嘆一聲,做聲不得。
他本不是聰慧之人,出身農家,年紀又小,更無什麼見識決斷,這等大事他想來想去,徒勞半天,卻仍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到了最後,張小凡在心中對自己道:&ldo;算了,反正當初普智師父也沒說過這種情況,我兩樣一起修煉,也就是了。&rdo;當下不再多想,心中反而一陣輕鬆,重新上床,
打坐冥想,先行修煉太極玄清道去了。
只是他想的容易,做起來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太極玄清道鍊氣,要張開全身七竅毛孔,引天地靈氣入體沿經脈執行,以此鍛鍊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大梵般若卻要求入寂滅境界,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
兩套法門截然相反,弄得張小凡苦不堪言,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他除了每日風雨無阻練些基本功,幫著師兄們做些事情強身健體之外,便用心修煉這兩大法門。只是他練太極玄清道剛有小成,全身孔竅初開,靈氣入體,接下來的大梵般若卻又要強關上各處孔竅,入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