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莽漢(第1/2 頁)
少年書生自稱姓餘,上船後對艄公幾番道謝,就自己進艙去找地方睡了,倒是個安靜又省事的性子。
胡郎把那三個書生都喝趴下,自己倒還清明得很,回到船艙內,偷偷對顧嬌說道:“怎麼突然多了一個?”
顧嬌搖搖頭,對他道:“是個書生,半夜上來的。”
頓了頓又低聲說:”快睡吧。”
胡郎有些奇怪的看她一眼,彷彿突然明白了什麼,點點頭,坐下假寐,不再說話了。
第二日清晨,余姓書生早早起來,與船上眾人施禮招呼,十分誠懇道:“昨日某夜半登船,想必打攪了各位清夢,在這裡與各位賠禮了。”
又說:“某帶了些家鄉特產,各位要是不嫌棄,還請嚐嚐,甜個嘴兒。”
眾人一看,原來是小寒具,乃此地的特產,是用面做成小麻花放在熱油鍋裡炸後再裹上蔗漿的一種小點,寒具炸的酥,入口脆且甜,又極香,點心雖小,卻費油費工,蔗漿也不便宜。點心不過手指頭長短,少少一小包,也不是平民百姓家捨得買來做零嘴兒吃的。幾個書生倒也罷了,貨郎與老夫婦平日裡大約很少吃到這樣的點心,覺得怪金貴的,也不好意思多拿,捏一個放進嘴裡,吃得眉開眼笑。
余姓書生捨得拿這點心出來隨手送人,可見他家境富裕,不愁衣食。
胡郎也拿了一個,卻沒有吃,只拿在手裡看了看,做了個吃的樣子,暗暗將那寒具藏在袖子裡。
不多時,三個要去同洲的書生就與餘生混熟了,幾個人坐在一起高談闊論,又討論實事文章,餘生談吐生風,口若生花,一茶一酒,隨口就能吟出絕妙詩句,而論經史也見解獨到,言之有物,讓另外三個趕考的書生拜服得五體投地,一天下來,四個人幾乎都要結成異姓兄弟了。
胡郎也與他們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倒不曾露怯。此時夕陽西下,亂流明滅,一葉孤舟,行於滔滔江水之中,餘生遠眺片刻,起身道:“暮色極美,某正好帶了笛子,願為諸君一奏。”
說完他從包袱裡拿出一管長笛,放在唇邊吹奏起來。
笛聲清麗悠遠,蒼茫暮色中,還帶了幾分空靈,如同天籟。眾人聽得入神,連氣息都放輕了,只怕驚擾這美妙絕倫的樂聲。
一曲終了,胡郎先回過神來,擊節道:“今日聽餘兄一曲,可使魚龍驚飛,蟾兔欲躍,小弟要三日不知肉味了!”
其他幾人紛紛附和,直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稱讚聲還未盡,突然眼前一花,一個彪形大漢躍入船中,手持一鐵柄傘,朝少年擊去,直接將他打落水中,喝到:“汝竟在此害人!”
幾個書生見此驚變,一個個唬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再看大漢形容偉岸長相粗鄙,頭髮蓬亂滿臉鬍鬚,毛髮林林如豎戟般,臉上神色十分兇惡,不禁跌坐癱軟成一團,連聲大叫:“有,有強盜殺人了。”
艄公見狀忙往船尾來,看到這凶神惡煞的莽漢,也不敢上前。
大漢不以為怪,只問他們幾個道:“諸位是去赴考吧?”
“是。”
“那必然帶了不少盤纏。”
“是,是,壯士若要儘管拿去,只求不要害我等性命。”書生們嚇得都快哭出來了。
“諸位何出此言,我怎會害諸公的性命,要害諸公的人,方才已經被我擊落下水了。”大漢道,“他乃是出沒在這一片水域的水賊二頭領,方才他那笛聲,就是在給賊眾訊號,只怕今晚,水賊就要上船來了。”
船上諸人被他這樣一說,都嚇得不輕,艄公跟兩個船工也變了臉色,只向大漢拜倒,請他救命。
大漢頗為豪邁的一揮手,問:“可有好酒?”
正好老夫婦那裡有些自家釀的土酒,原本是要帶給親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