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新讀水滸傳26(花和尚魯智深篇8)(第1/2 頁)
第四回-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8
真長老叫備齋食,請趙員外等方丈會齋。齋罷,監寺打下了帳單,趙員外取出銀兩,教人買辦物料。一兩日都已完備。
長老選了吉日良時,教鳴鴻鍾,擊動法鼓,就法堂內會集大眾。整整齊齊五六百僧人,盡披袈裟,都到法座下合掌作禮,分作兩班。
趙員外取出銀錠、表禮、信香,向法座前禮地,表白宣疏己罪,行童引魯達到法座下。
維那教魯達除了巾幘,把頭髮分做九路綰了,稠揲起來。淨髮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卻待剃髭鬚。
魯達道:“留了這些兒還灑家也好。”眾僧忍笑不住。
真長老在法座上道:“大眾聽偈。”念道:
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汝剃了,免得爭竟。
真長老念罷偈言,喝一聲:“咄,盡皆剃去!”
淨髮人只一刀,盡皆剃了。首座呈將度牒上法座前,請長老賜法名。
長老拿著空頭度牒而說偈曰:
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
長老賜名已罷,把度牒轉將下來。書記僧填寫了度牒,(書記員,不是近代新創,古時舶來也。)付與魯智深收受。長老又賜法衣袈裟,教智深穿了。
監寺引上法座前,長老用手與他摩頂受記道:“一要歸依三寶,二要歸奉佛法,三要歸敬師友。此是三歸。五戒者,一不要殺人,二不要偷盜,三不要淫邪,四不要貪酒,五不要妄語。”(五戒,智深鈞未遵守,假和尚也。可知桃花山,偷盜金銀也。三歸,智深尚可,做足表面也。此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也。施耐庵不是賣弄文筆,為後文做鋪墊也。)
智深不曉得禪宗答應“是”“否”兩字,卻便道:“灑家記得。”眾僧都笑。(天真爛漫也。)
都寺引魯智深參拜了眾師兄師弟,又引去僧堂背後叢林裡選佛場坐地。
次日,趙員外要回,長老並眾僧都送出山門。(衣食父母也。)
趙員外合掌道:長老在上,眾師父在此,凡事慈悲。(凡人皆知大慈悲,活佛之門皆小人也。為後文鋪墊。)小弟智深乃是愚滷直人,早晚禮數不到,言語冒瀆,誤犯清規,萬望覷趙某薄面,恕免恕免。(人走茶涼也。)
長老道:“員外放心,老僧自慢慢地教他念經頌佛,辦道參禪。”
員外從人叢裡喚智深到松樹下,低低吩咐道:“賢弟,你從今日難比往常,凡事自宜省戒,切不可託大。早晚衣服,我自使人送來。”(拳拳兄長心也。)
智深道:“不索哥哥說,灑家都依了。”(口是心非也。)
當時趙員外相辭長老及眾人,下山去了。
話說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中禪床上,撲倒頭便睡。(心中有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
上下肩兩個禪和子推他起來,說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學坐禪?”
智深道:“灑家自睡,幹你甚事?”(天神、天人皆無賴也?智深,幹你甚事?行者,我自打他,幹你甚事?大宋之無賴語,遺留到當世,幹你甚事?遺患無窮也。)
禪和子道:“善哉!”
智深裸袖道:“團魚灑家也吃,甚麼善(鱔魚也)哉!”
禪和子道:“卻是苦也。”
智深便道:“團魚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
上下肩禪和子都不採他,由他自睡了。(天神何不會聊天也。答非所問,天真爛漫也。不同道,不相為謀也。)
次日,要去對長老說知智深如此無禮。
首座勸道:“長老說道,他後來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只是護短。他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