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劫富濟貧(第1/3 頁)
啟辰投資公司一切運轉良好。
古問天在公司剛開業的時候,就大膽的高槓杆打新股,賺到了超額的利潤。
嚐到甜頭後,就越發瘋狂,每一期上市的新股基本上都沒放過,成功率也超高。
由於他們的瘋狂操作,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基金,爭搶這一塊的超高利益。
現在,啟辰投資公司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也開始選擇性的進行融資槓桿。
因為打新成功率低,就意味著更多的利息和手續費,這明顯就有些不划算。
所以他們又回到了正常的投資軌道上,當然,如果有網際網路相關的新股上市,就會搏一把。
儘管如此,他們的月收益也達到了驚人的455,四個月下來,整整收穫了505億美元。
這還只是他們的浮盈利潤,加上本金就己超過了70億美元。
現在,他們也開始慢慢的放開了手腳,覺得那些前景比較好的股票,就開始直接上十倍槓桿。
雖然利潤比跟姜大鄴在港島操作恒生指數期貨要低無數倍,但整體利潤還是高出不少,風險也降低了很多。
姜大鄴在3月18日這一天,再度來到港島。
其實這一次來這裡,他是準備進場收割一大波韭菜的。
這些天港島恒生指數有一次大的暴跌。
為了國內將來的科學專案夠儘快實施,也只好劫富濟貧一次了。
3月19日,姜大鄴拿出4億港幣,在20家金融公司各投入2000萬港幣。
這次他用二分之一倉,十倍槓桿,是差不多20億的港幣全部買空。
3月21日,恒生指數下跌26,總共跌去280點。
3月22日,恒生指數下跌73,總共跌去710點。
3月日,恒生指數下跌35,總共跌失了300點。
三天時間一共跌了1290點,總跌幅達到了137,姜大鄴在這一次的暴跌中,總共賺了187億港幣。
除去一切稅費和融資成本,也還有185億多港幣,全部兌換成人民幣,剛好差不多200億。
也許有些人認為200億很多,但如果仔細的想一想,那時候的香港金融證券市場的容量最少有40000億人民幣,就不會那麼吃驚了。
恒生指數跌了137,其實就相當於蒸發了5000多億人民幣,姜大鄴從中賺了4都不到。
姜大鄴打算把這筆錢投入到國內的第三產業建設中,也算是劫富濟貧了。
現在國內的教育,醫療,文娛等產業相對於港島,臺島等地區要落後些,很多都沒有形成規範和標準。
儘管他在國內的話語權很弱勢,但是他現在有錢啊,他也希望以一己之力悄悄地改變現狀,讓絕大多數民眾享受更好的福利。
姜大鄴本身是個牙科醫生,他自己也知道這一行的利潤有多大。
雖然沒有社會上的傳言那麼誇張,但是比起一般的行業還算是朝陽產業。
他準備和全國的知名醫學院建立合作關係,打造一個精品連鎖口腔醫院。
有了這麼一個示範專科醫院,不僅僅能更好的服務全國的民眾,更加能夠在國內製定出行業的規範和標準。
至於教育產業,主要是看國家政策和機緣,到時看下有木有機會介入。
文娛產業分佈就很廣了,姜大鄴打算在影視和兒童娛樂方面投資。
不要小看這200億人民幣,在這個年代的購買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這筆資金同時推動這幾個產業先期發展,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像是在後世,在魔都、京都買幾棟高層寫字樓都不夠。
多餘的錢,他打算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