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第1/2 頁)
鐵血的手段,獲得的巨大的成績,在山濤入阿修羅道五十年之時,阿修羅道在表面上完成了一統,二人的第二步計劃也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三步計劃則是開始在阿修羅一部之中,全面實行護法統領制度,開始整編阿修羅殘部。按照山濤的構想,但凡是百人以上的阿修羅將領,都必須是道門三教的護法,不是者,或貶黜,活殺之。
這一步,較之第二步,更為難辦,更為耗時,山濤不耐煩再呆在這裡,就將此事託付給了大禹,自己則與葉繽,帶著已然不足五萬,但卻更加精悍的大須彌正反九宮仙陣軍團,出阿修羅道,回返天庭。
山濤根本就不擔心大禹會出什麼問題,對於大禹這種擅長隱忍,滲透的人來說,這種工作實在是再也適合不過的了。
回返天庭之後的山濤,也得到了關於地藏王菩薩以及十殿閻王的訊息。他們對天魔一族的所作所為,與山濤差相彷彿,不過效果卻不如山濤那般好,大軍的折損也更加厲害,基本上可以預計,除非地藏王菩薩叛出佛門,加入天魔一族,成為新的天魔王,否則,百年時光,絕對不敷使用。
可以說,山濤藉助大勢,佈下的局,在最終結果未出之前,已然毫無疑問的取得了勝利。
為了在最後關頭,不出什麼差池,山濤於洞靈宮之中,有條不紊的發出一道道命令,將天庭的閒散兵力,分配到地府之中,牢牢的把握住地府的掌控之權。
三十年匆匆如流水。大禹提前二十年完成了對阿修羅一族的整編,成功回返。
玉帝問得此報,當即向三清聖人上表,卸去了三界共主的職司,與其妻西王母,前往西崑侖山隱修。
而後八部共舉山濤繼任新的玉帝,獲得三清認可,月餘之後,山濤便在天庭八部重臣的朝拜之下,成為了新一任的天庭之主,統領三界、六道、四生、十方。
山濤繼任玉帝之後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升任大禹為地官清虛帝君,三山五嶽之主,接管其留下的空缺。
大禹,隱忍多年,不為世人所知,苦盡甘來,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後院失火。連連下旨,將中央鬼帝周乞,升任了酆都大帝,鎮守酆都地獄,其餘四位鬼帝以及神荼、鬱壘二位關主,則填補了六殿閻王的職司。雖言是暫代,但任誰也清楚,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即便是地藏王菩薩得勝歸來,也無可更改了。
終章:清淨寰宇,隱修火雲(大結局)
二十年光陰一彈指,攸忽而過。
地藏王菩薩身為佛門之中大願最深之人,到底非同凡響,硬是在百年期滿之時,透過分化、打擊、招攬等種種手段,將絕大多數的天魔一族平定,剩下的些許,則已然遷徙到了黃泉河附近,已然不足為慮。
阿修羅,天魔二族皆定,地藏王菩薩也算功德圓滿,出地獄之時,頂上金輪浮現,那浩大佛光普照九幽,令人心境平和的安詳氣息,在愈來愈響的梵唱聲中,顯得愈發令人嚮往。令得十八重地獄之中受難的諸多惡鬼,都被這股氣息感召,不再慘嚎,反倒是甘之如飴,等待著苦盡甘來的一天。而監督行刑之人,也放鬆了情緒,不再那麼兇狠。
此時,因為當初山濤約定之期期滿,故而大禹也離了洞靈天宮,來到地府之中坐鎮。見得這般景象,立時明瞭,地藏王菩薩功行圓滿,已然成佛了。
不過,大禹焉得能夠讓地藏如此把持地府的聲勢,一聲令下,地府之中,已然被道門大大加強的天兵,齊齊釋放出自己的兵戈殺氣,尤其是他從阿修羅道帶出來的百萬修羅軍,殺氣更是粘稠的仿若實質,在天空之上結成了一團黑紅色的陰雲,於佛光祥雲相對。
地藏一人,焉得能夠和地府想抗?稍稍爭持,佛光便行斂去,血煞之氣立時充斥了地府,釋放著恐怖之極的威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