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羅馬] 凱撒 - 5(第2/2 頁)
大利交給了萊皮杜斯(lepid)管理,而他則出征龐培的西屬省份。
他在伊勒爾達戰役(battle of ilerda)中擊敗了龐培的兩名副官,並迫使第三名副官投降。
之後,愷撒的副官進軍西西里島和非洲,但非洲遠征以失敗告終。
秋季時,愷撒返回羅馬,指派萊皮杜斯擔任執政官,依據一項法律任命愷撒為獨裁官,以組織選舉。
他與普布利烏斯·塞爾維利烏斯·伊薩烏里庫斯(publi servili isauric)一起贏得了隨後一年的選舉,將在公元前48年共同擔任執政官。
愷撒在擔任獨裁官僅11天后辭去職務,隨後他離開義大利前往希臘,阻止龐培的備戰,並於公元前48年初以強大兵力到達。
愷撒圍困了龐培在迪爾哈基烏姆(dyrrhachiu)的兵營,但龐培成功突圍,迫使愷撒的軍隊撤退。
愷撒追隨龐培,進入希臘東南部,併為了救回一名副官,與龐培在公元前48年8月9日的法薩盧斯戰役(pharsas)中展開決戰,並最終徹底擊敗龐培。
,!
龐培隨後逃往埃及。
卡託(cato)逃往非洲。
其他一些人,如西塞羅(cicero)和馬庫斯·朱紐斯·布魯圖斯(arc juni brut),則乞求愷撒寬恕。
---
龐培在到達埃及首都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時被殺害。
愷撒於公元前48年10月2日三天後到達。
由於季風的阻礙,愷撒無法離開城市,他決定調解埃及內戰,介入兒童法老托勒密十三世·狄俄斯·菲洛帕託(ptoley xiii theos philopator)與他的妹妹、妻子和共同攝政女王克利奧帕特拉(cleopatra)之間的爭鬥。
公元前48年10月底,愷撒在羅馬收到他在法薩盧斯戰役(pharsas)的勝利訊息後,被任命為為期一年的獨裁官。
在亞歷山大港期間,他與克利奧帕特拉發生了私情,並且在托勒密和他的另一位妹妹阿爾西諾埃(arsoe)圍攻下堅持到公元前47年3月。
愷撒在帕加馬的米特里達梯(ithridates of pergau)等東部盟友的支援下,在尼羅河戰役(battle of the nile)中擊敗了托勒密,並將克利奧帕特拉立為統治者。
愷撒與克利奧帕特拉在尼羅河上舉行了凱旋遊行慶祝勝利。
他一直待在埃及,和克利奧帕特拉一起,直到同年6月或7月,儘管與他相關的評論並未暗示這一點。
大約在6月底,克利奧帕特拉為愷撒生下了一個孩子,名叫凱撒里昂(caesarion)。
當愷撒到達安條克(antioch)時,他得知在他在埃及期間,現在的克里米亞國王法爾納凱斯(pharnaces)試圖奪回其父親的王國——位於黑海對面的本都(pont),即今天的安納托利亞北部。
他的入侵打敗了愷撒的副官和當地的附庸國王,但愷撒在澤拉(ze)與他交戰,並立即擊敗了他,愷撒寫下了“我來,我見,我征服”(veni, vidi, vici),這句話突顯了他輕描淡寫的對比龐培以往在本都的勝利。
隨後,愷撒迅速離開,前往義大利。
:()秦始皇之後的世界君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