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第16章 劫數
三個月後
安順元年十一月,新帝登基半年間,廣納宮妃,奢建瑤臺,寵信奸佞,疏懶朝政,整日裡與後宮妃嬪宣淫取樂,十天半月不臨朝已是常態。
天下誰人不知新帝驕奢無度只知自己享樂,不管百姓死活。先是肆意更制,後又下旨全國提高兩成賦稅。聖旨一下,天下譁然,不僅如此,有些官員竟上行下效,層層剝奪百姓民膏,勞苦百姓苦不堪言。朗朗盛世,竟一朝深陷食不果腹之象。
天下人本以為這已是皇帝昏暈之極限,卻不想,竟又聽信讒言,因塞邊外族打著求和的幌子,帶著些所謂寶物和沒甚誠意的請罪書,便就釋放了被北疆王擒獲看押在天牢的異族首領。
便是無知百姓亦知,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可龍椅上那位自以為沒了心腹大患,又大權在握號令天下,剛愎自用竟聽不進半句忠言,反是勸諫的官員輕則打入天牢,重則當堂處死,果真是容不得一丁點與其相悖的聲音。
朝野動盪,百姓不寧,而那異族果真是狼子野心捲土重來。而被朝廷委以重任接管北疆兵權的大將,竟一出戰就被梟首,將軍被殺,邊軍大亂。
氣勢如虹的異族更是一鼓作氣沖開了防線,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訊息傳至京都後,皇帝竟被嚇得當朝失禁,狼狽模樣盡被滿朝文武看在眼裡。
偌大的天昭上國竟無一人可破眼前困境,而更離譜的竟是皇帝再次聽信讒言,願意割地以還太平,那些枉死的百姓和破損的城池竟提也不敢提。訊息一出,自更是天下皆驚。
可那賊人卻得隴望蜀慾壑難填,而號稱戰無不勝的各地守軍竟節節敗退,四散而逃。皇帝的反應卻再次驚呆了所有人,他竟要攜寶帶美,棄國家,棄百姓於不顧,逃命去也。
誰人能想到,不過半年,鼎盛繁榮的上朝竟面臨破國之危。正值搖搖欲墜之時,被朝廷蓋棺定論染病身故的北疆王竟死而復生,力挽狂瀾。迅速組織軍隊將越加壯大的異族攔在刀下,並再次將他們驅逐出境,趕出千里之外。
短短半年,天昭國已然經歷了瀕臨亡國,又定國。百姓驟陷地獄,又被拯救重生。
天下平定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北疆王的威信幾比天高,普天之下盡皆拜服。而與之相對的,卻是被百姓厭惡卻依然寡廉鮮恥高座龍椅的昏君。
若不是對皇權的懼怕已然根深蒂固,關鍵時刻又有北疆王這位令外族聞風喪膽退避三舍的定海神針在,只怕洶湧如潮的民怨早已將皇帝趕下寶座!
外界風起雲湧,朝堂風雲變化時,地理位置位於天昭中部,有幸躲過一劫的南州府已經恢復了民生。
紀妤童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避開的這段時間,這個在她看來太平昌盛的國家竟然發生了如此大的變故。由此可見,對這個皇權至上的國家來說,擁有一個睿智的掌權者,和一個能夠率領萬軍的將帥有多麼的重要。
她也慶幸,竟是因緣巧合避開了戰亂。也對這個隨時都有可能生變,沒有安穩可言的時代,更加沒了耐心。
與她的心有餘悸不同,鍾昌聞卻一掃三月前的萎靡自責,如今整個人都跟吃了人參果一樣容光煥發,喜氣盈人。
鍾昌聞自是高興,計劃進行的無比順利,甚至還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不少。再加上他本以為香消玉殞的小妹也奇蹟般毫髮無傷的平安歸來,這雙喜臨門,如何不讓他喜形於色?
所以便是聽到她打趣自己是否是因為現如今多地百廢待興,要趁機大撈一筆時也沒有辯解什麼,反而是對她這些日子的行蹤更為關心。
「小妹你這幾個月到底去了何處,知不知道大哥有多擔心你,我真是後悔當初答應了你的提議,又無比自責沒有攔住你,我真以為你---」
他及時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