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幹活(第2/2 頁)
,用水比較費一點。
她不挑,她媽就會去挑。
張瑞鳳同志的身體其實不算太好,但是不幹不行,只能咬牙堅持。所以,還是她多幹點吧。
挑完水,謝贇又開始準備午飯。
她走到張瑞鳳的房間看了看,磨好的麵粉已經用完了,她只好開啟裝糧食的泥甕,用瓢盛出一點小麥、一點玉米、一些地瓜幹放在簸箕裡,又從空間裡抓出兩把小麥摻和進去。
現在大隊裡沒有電磨,沒有磨坊,磨面都去磨盤那兒,謝家都是一次磨夠兩天吃的。
柳樹屯的優質土地種一季冬小麥,種一季玉米,這些土地周邊都是修好的水渠,乾旱的時候可以澆水,已經脫離了靠天吃飯的範疇。
山坡上澆不著水的次等地種地瓜、花生、芝麻、穀子和高粱,播種下去,按時除草,有時候施點肥,其他就聽天由命。地瓜通常也有不錯的收成,別的就不好說了。
麥收季早就過去,小麥已經分給各家各戶了,是今年的新麥,玉米和地瓜幹還是去年的存貨。這些東西隔一段時間就會放在烈日底下暴曬一番,防止它們長蟲、返潮發黴。
謝贇把簸箕夾在一隻胳膊和腰之間,又往裡放了笤帚、籮篩和籮床,這才往磨盤走去。
這時候人們還沒下工,磨盤那兒沒有人,謝贇可以從容的用笤帚把磨盤掃乾淨,再把笤帚拍打一番,把帶來的糧食轉著圈倒在磨盤上,給石碾子插上木棍,開始推磨。
一邊推,還要一邊用笤帚把糧食往中間掃一掃。
轉一會,磨得差不多了,就把磨好的粉裝進籮篩,放在籮床上開始篩,細的部分會落下去掉進簸箕裡,粗的就倒回磨盤上接著碾。來回幾遍,直到差不多為止。
麵粉磨得越細,做出來的乾糧越好吃。
等到謝贇弄完,磨盤這兒就陸陸續續的上人了。
“斌斌,磨面吶,你媽說你發燒了,好了嗎?”
“剛退燒。”
“你可真夠勤快的,退了燒不在家歇會,還出來幹活。”
“我不幹就是我媽幹,她在地裡忙了半天了。”
“瞧瞧,啥時候我閨女能跟你一樣勤快啊。”
“二妮姐可比我還勤快呢,您就知足吧。”
謝贇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對於村裡的這些人也都有印象。
搭話的中年婦女哈哈大笑。她也就是說著玩的,她家閨女和謝家閨女不相上下,都很能幹。而且她閨女14歲就開始當整勞力了,斌斌16歲才開始。
謝贇收拾好東西,跟大家告別,端著簸箕回了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