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八位數的電話號碼(第1/2 頁)
鄂州會戰進入後期後,馬良總算是有時間開始自己的“打洞”計劃了。
作為一個合格的行動特工,尤其還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年代。
時刻給自己預備一條緊急撤離通道是每一個敵後工作人員都會做的事。
每天晚上馬良都會在酒窖裡用留聲機放兩小時的音樂,而他本人則用在一旁學習肖生克。
努力打洞!
好在馬良不是真的肖申克,不至於用地質錘挖二十年,可以用正常的挖掘工具,加之有空間,也不擔心散土的問題。
滬上又是平原,土質鬆軟,動靜不大。
短短半個月時間,馬良就打通了一條一百多米,通往地下管網的一處出口,接入了法租界的地下管網。
甚至馬良還有空給這個通道安裝預製支撐構件,預防雨季可能出現的塌方問題。
接著在酒窖的下面,馬良接著修建了一個20平米左右的小房間,用了防水隔潮工作。
得益於馬良在國外的潛伏工作的偽裝身份,他精通小家電維修,裝修,水電安裝等能順利進入各個目標住宅的工作。
馬良的戰術電臺和筆記本就放在這裡,並保持24小時刻開機,為了防止洩露,這裡有著靈敏的自毀裝置。
大量的燃料和美利堅的白磷燃燒彈就在牆壁隔層裡,由電子和機械兩種控制方式控制。
這個地下房間裡他搭建了一個區域網,利用無線路由器,連結他的手機或者另一臺軍用膝上型電腦,實現遠端控制。
馬良敢使用無線路由器,這種會發出無線電訊號的裝置,難道他不怕暴露嗎?
他還真不怕!
原因很簡單,第一,以現代無線電動不動m\/S的傳輸速率對比二戰時期只能人工抄錄傳送電報,每分鐘能傳送30個位元組的就算是不錯的速度了。
而1m=1024Kb,如果傳輸文字的話,1m大約等於個字。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有無線電偵測車開過馬良家,偵測到訊號,如此的高頻訊號傳輸過程,單憑人耳辨別,也只會被認為是繁雜無意義的電流聲。
這還是馬良為了避免意外,調低了無線路由器的功率的緣故。
加之無線路由器又在地下,功率更低,所以壓根不怕無線電偵測。
唯一麻煩點的是訊號接收器必須安裝在外部,不過難不倒馬良,他把訊號接收器巧妙的隱藏在這棟法式風情的壁爐煙囪裡。
既完全隱藏了訊號接收器,又不影響訊號的接收。
其次,這裡是法租界,還是有名的富人區,至少在1941年日軍和英美徹底翻臉,接管租界之前,日軍都不會大規模進入租界。
還有法租界地位特殊,由於法棍跪的早,維西政府算是漢斯的小老弟,小日子又和漢斯結為同盟兄弟。
結義兄弟的小老弟還是要給點特殊待遇的。
所以就算是41年日軍接管租界後,法租界都相對而言比較安全,日軍不會隨意進入。
至於電力供應,一個這麼大的別墅,馬良少開那個大的驚人的水晶燈就足以掩蓋那點電力了。
王星雲這邊,不愧是在敵佔區打滾多年的老地下,居然生生的帶著第一批加工出來的鎢礦透過了層層關卡,來到了滬上外圍。
當然這也跟日軍剛結束一場大戰,還沒來得及建立基層的管理體系有關係,再過幾個月恐怕就沒這麼簡單了。
王星雲熟門熟路的來到春來堂藥店的外圍,在認真觀察後,進入了藥店,完成了和郭孝先的接頭。
“老王?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剛才對暗號的時候,要不是我認出你的聲音,還真沒認出你來?狗日的小鬼子!”
郭孝安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