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2/3 頁)
影就是這樣出來的。那麼夢呢?
夢明顯不用選演員、拍畫面。但是夢也需要定&ldo;劇本&rdo;、&ldo;設情節&rdo;,以及&ldo;剪輯&rdo;。其實這一章所要說的就是這些,即夢在運作時的起始步驟和最終步驟。
前面我們都看到了夢的那些花哨&ldo;動作&rdo;還有&ldo;絕技&rdo;,的確讓我們眼花繚亂讚嘆不已,但是那些就算再漂亮也只是畫面或者片段而已,其實把這些組合成整個夢,並且補充完整才是最重要的工序。這部分我之所以特意放在最後說,而不是把這章排到一開始,是有目的的。往下看你就明白了,這也是夢之所以精彩的真正原因。其實夢很像電影,都是用畫面的組合來堆砌出精彩的故事。但是夢很顯然比電影高明得多。
一、編輯、組合
夢中的所有場景都無須拍攝,因為早就存在了。
我們全部生活內容、各種經驗印象,再加上所有的記憶和感受,都是夢的素材來源。所以夢不需要額外地再拍攝什麼。但是請讀者注意,夢不會因為這些素材本身而產生某個夢的原始願望,那些都是演員的道具罷了,只能用來填充內容。而夢的原始願望的產生取決於潛意識需要被釋放的那部分壓力。這種&ldo;需要被釋放的壓力&rdo;很可能不僅僅只有一個,而是多個。在夢最初的時候,我們所能看到的大多是一些並不清晰的描述,那些場景通常都曖昧且模糊地混雜在一起,等待著究竟是哪種願望被審查機制放行後才加入到夢中‐‐並且,以此來設定夢的具體情節。也就是說隨著&ldo;劇情&rdo;的推進,願望才會逐漸明朗化(相對而言的明朗化),猶如撥雲見日一般,這時候才確定是某個願望主導了夢並且為此延續下去。所以,夢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多看上去僅僅是很模稜兩可的一些設定及概念。現在,讓我們回憶一下前面說過的一些夢例就可以得知這點了。
單車訓練的夢很明顯是具有雙重願望的(這個前面解釋過了),一是滿足我的虛榮(比較淺的一層隱意);二是我期待有人能夠幫助自己從那些煩瑣的事情中解脫出來(深藏的隱意)。所以夢在最開始的時候表現得很輕鬆,用最近的印象作為一個起始,取材於聊到的電影場景:單車訓練‐‐這很模糊。而當我的願望浮現出後(虛榮),在最初的單車場景後加入了第一個情節: 帶有某種技術性的訓練,必須承認這是很荒謬的設定。說到這裡就能很明顯地看出,滿足虛榮那部分願望透過偽裝而最先得以透過審查。但是隨著程序的發展,另一個願望也透過審查進入到了夢裡。但是為什麼是這個願望浮現出來,而不是其他願望呢?想想看,最初的願望是什麼?是&ldo;假如排除了客觀原因,那麼我可以和韓寒並駕齊驅&rdo;對吧?就是透過所謂的&ldo;需要排除客觀原因&rdo;(我認為生活中的那些煩瑣事情就是客觀原因之一)而帶出了第二個願望:需要一個生活上的&ldo;老婆兼秘書型人才&rdo;幫我打理一切。這個時候,夢在情節上就加入了&ldo;為車胎充氣&rdo;的設定(至於是誰加入的下一節會說到),從而把那種暗喻性的象徵‐‐&ldo;車胎膨脹的奇怪曲線&rdo;表現出來。像這類編輯、組合就明顯是以一種&ldo;不斷新增&rdo;的方式來進行的。
現在我們再說回去:單車訓練這一題材並非為這兩個願望訂製的,其實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達。那為什麼最開始用&ldo;單車訓練&rdo;來作為起始呢?因為那是來自於最近的印象。這種夢就是明顯地帶有隨機性質的。所以當虛榮得以透過審查後就直接主導了夢,並且為此目的而延續下去(後面的內容就不再是隨機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