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告別大海道(第1/2 頁)
我們繼續行駛在雅丹地貌的範圍內。
周圍的景色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億萬年來的風吹雨淋日曬,造就了無數的“城堡”、“宮殿”、“摩天大樓”……
在這裡,你可以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給每一個獨特造型的巨型岩石命名。
也可以忘記自我,最大限度的承認自己的渺小。
而最應該做的或許是感恩!滿懷敬畏之心,感恩大自然的賜予。
因為它或許只需打個噴嚏,就人能讓你魂飛魄散。
我們之所以能活著行走於這片土地,全仰仗大自然的恩賜。
一路上,我們沉醉於這宏偉壯闊的景象。
沉醉於身處大自然中最真實的自己。
沉醉於逃出複製貼上似的生活之後的狂喜。
忘記了一切的煩惱,告別了一切的瑣碎。
此時此刻我們才知道:
原來,只有置身於大自然,才能真正的領略大自然的魅力。
一切曾經看過的照片都不足以詮釋出風景的全貌,
原來,照片刻畫出來的內容都僅限於視覺上的享受。
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獲得內心上的滿足。
杜薇說:“咱們現在穿越的地方叫‘噶順戈壁’。歷史上又稱為‘八百里翰海’。”
“莫賀延磧長八百里,古曰沙河,目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四夜五日無一滴(水)沾喉,口腹乾焦,幾將殞絕。”我不禁高談論闊起來。
“這裡就是是西遊記中,流沙河的原型。”我忍不住賣弄著自己畢業後僅剩的一點筆墨。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莫賀延磧。”杜薇並沒有對我的回答表現出絲毫的讚歎接著自顧自的說道
“願聞其詳!”在這片浩瀚廣闊的天地中遨遊,如若不進行一場精神層面的碰撞,都會覺得浪費了這大好的時光。
“莫賀延磧,困難重重。玄奘法師當年是經歷了怎樣的磨難,才穿過了這片荒蕪,蒼涼,人跡罕至之地。而我們後人所看到的,卻只是他的成功。但這其中的艱辛,只有玄奘法師自己知道。後人的一知半解,無非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九死一生的經歷,在大部分人眼裡也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這樣。大多數人不會在乎你成功的過程,他們只會看到你成功之後的輝煌。
我們的一生,不就是如此嗎?所有的痛苦,艱辛,委屈,哪怕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也沒有人會去在乎。在大部分人都在問你過得好不好,但從未有人問你過得累不累。
而玄奘法師之所以像一個神話,就是因為他可以為了心中的信仰義無反顧,永不退縮,哪怕失去生命也要完成心中的使命。莫賀延磧,在他心中又豈止是一段艱辛之路,它更意味著一種困境,一個心結。”杜薇說道
“幫我遞瓶水,謝了”。長時間行駛在這乾燥的地帶,又說了這麼多的話,杜薇的嘴唇略顯乾燥。
此時此刻,我早已成為了她最忠實的聽眾,在靜靜聆聽她每一段訴說。入迷之處,她突然的一個請求,竟然讓我不知所措。
“哦哦,水。我拿給你。”我趕緊從車門的儲物格拿出了一瓶水,擰開蓋子,遞給了她。
喝完水,她沒有繼續說。而是轉頭問我“我說的你能理解嗎?”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種困境,一個心結,這正是我們心中的莫賀延磧。對嗎?
而大多數人在面對心中的莫賀延磧時,選擇了逃避。因為它難以逾越,就像是無法穿越的極限。
所以對於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在面對苦難的時候,我們渴望被理解,被關心,但是這一切的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