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朱由校的話題比較重,大臣們也被他的奇談怪論一時震住了,大殿裡立刻靜悄悄的,相當的詭異。而且現在說的話都會被日講官載入史冊,別一不小心真說了什麼錯話,結果成為世代的笑柄,那這個出頭鳥可就不值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心中沒底,雖然古往今來,龍神雨神降雨這個說法一直延續著,但那只是傳說,誰又真正的看到過?而且他們這些神還不象是道佛兩教一樣有自己的信徒,大臣們誰會為了和他們根本不熟的這些神冒著背上萬古笑名的危險挺身而出呢?
倒是沒心沒肺的魏忠賢忽然又跪拜大呼&ldo;萬歲英明!&rdo;這次也照樣又人捧臭腳,但朱由校又把手壓壓,接著說:&ldo;朕以後會把這些簡單的自然現象寫成一本書,讓我大明的百姓都知道知道,下面接著進行吧。&rdo;朱由校這時想的是把簡單的自然現象和一些他還記得的一些物理數學公理、定理、公式和更為簡單到無限接近於無的化學知識寫出來,為大明的科技發展做一些貢獻。
群臣雖然個個都打著問號,但此事也只能作罷,聽到朱木匠要出書,更是大大的不舒服,這叫什麼事,一個木匠都在著書立傳了,這和一個叫花子非要擺大宴招待全國首富有什麼區別,典型的噁心他們這些奮鬥在文學前線的精英們,搶了他們的飯碗,你一木匠以為自己是誰?文學泰斗還是北斗?一時之間群臣都是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說什麼,總不能站出來說&l;皇上,出書是我們的事,你就不要丟人現眼的跳出來誤人子弟了。&r;現在皇上都這樣說了明擺著就是人至賤則無敵了,而且出書是人家自己的事,又不掏他們或者朝廷的錢,他們還真管不著皇上的言談自由,如果拿書的內容是不是正確說事兒,皇上又立刻會把日講官拿出來,誰敢冒險一試?就這樣只能聽之任之了,不過倒有許多的人期待著這本書出來後,看朱木匠的笑話。
張瑞圖這時實在看不下去了出來說:&ldo;回聖上,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百姓都認為無神了,恐怕對社稷不利。&rdo;他說的很含蓄,但也指出了,君權神授,如果百姓都被你弄的不信神了,那他們也就不會信你這個木匠的天子地位了,變相的勸阻皇上不要寫什麼書了,字還認不全呢,出的那門子書啊。
&ldo;張愛卿之言差矣,你說的這個&l;子&r;,應該是孔丘了,他可是一個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怎麼會說出如此愚弄百姓的說法,是後人誤解了他的意思,應該讀成&l;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r;這才符合他萬世師表的身份,和愛民的情操,這違背了孔子提倡的仁義精神的,這樣是以訛傳訛。記住了,不要誤解或者曲解他的意思。&rdo;朱由校不客氣的說,以前對&l;論語&r;的瞭解還是挺多的,這個論語的斷句方法也相當的多,比如上次他就說了一句&l;子不語,怪力亂神&r;。
&ldo;聖上,不可對聖人的語言妄加評論篡改啊!&rdo;張瑞圖聽後大驚失色,這一改意思就全變了,他也算是文學泰鬥了,一聽立刻明白,把本來是&l;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在做什麼&r;的意思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意義,這是張瑞圖不能接受的。
&ldo;張愛卿啊,是朕在篡改,還是愛卿在曲解,今天這是上朝還要談論乾旱之事,先不做爭論,改天開經筵的時候,朕再給愛卿坐而論道。&rdo;比論語,朱由校還真的不怕這幫精英,但這時候吵吵也沒什麼意義。
強推了一天了,效果顯著果然吸引了一些眼球過來,增加了二百多的收藏,還有好幾條評論,朕心甚慰。感謝新老讀者的點選、收藏、推薦、評論。凡是來這裡看書的都是推動此書的動力,都是夢難成的衣食父母,沒別的,夢難成這裡深施一禮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