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第1/2 頁)
&ldo;皇上英明,老臣實不知皇上的志向竟然如此遠大,真是燕雀不知鴻鵠之志了。&rdo;孫承宗一老人亦被朱由校這一番話忽悠的有點熱血上湧血壓升高。
&ldo;回皇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rdo;老魏這時候跑了過來回稟。
&ldo;哦,怎麼大伴還親自去了?&rdo;
&ldo;回皇上,奴才一時感到新鮮,就跑到煤山之上,派了幾拔的人去,結果看到最遠處是門頭溝看邊的妙峰山,距離這裡大概有一百二十里。&rdo;老魏這會有點象個老小孩的感覺了,挺大的人了,抱著個望遠鏡&ldo;哦,才一百二十里,&rdo;也不知道老魏是怎麼實驗的,但有個資料總比沒有的好。
&ldo;皇上,這是在說什麼事,方便老臣聽聽嗎?&rdo;這會在一旁的孫承宗老爺子也聽的一頭霧水。
&ldo;好了,不給老師打啞迷了,來,孫老師看看這個。&rdo;朱由校示意老魏把東西遞給孫承宗看。
孫承宗一看,被嚇了一跳,拿著適應了,又把玩了一會,然後還給了老魏,嘴裡不由的稱奇道:&ldo;這李祖白和洋人搞的這個玩意早就聽說了,但還真是第一次看到,真的不錯。&rdo;
&ldo;孫老師你說什麼?洋人搞的?&rdo;朱由校一聽,怎麼自己剛剛做的東西,到了孫承宗這裡就變成了洋人的?這老孫頭也太崇洋媚外了吧。
&ldo;怎麼,這不是李祖白搞得?前幾個月就聽說他和幾個洋人一起弄了個什麼遠鏡的東西,這事?&rdo;
&ldo;孫閣老,這是皇上剛剛吩咐銀作局弄的,你來之前剛剛的弄好,唉,&rdo;老魏一直和孫承宗不怎麼對付,但也沒什麼大矛盾,這時候稍帶一點埋怨的說。
&ldo;哦,原來是皇上造的,倒是老臣冒昧了,還請皇上恕罪,&rdo;孫承宗也是一驚,這皇上徒弟也真是能工巧匠中的翹楚了,什麼都會弄,這才剛剛拿出一把屠虜神弩來,又來了個遠鏡。
&ldo;這倒沒什麼,剛才孫老師說的李祖白和洋人是怎麼回事?&rdo;朱由校不由的也是吃驚,本來知道這個望遠鏡就是人家外國人發明的,這點他並不否認,自己確實是山寨的,但怎麼這裡面還有一個李祖白,這名字可是正宗的中國人了。
&ldo;回皇上,李祖白是欽天監的一個主簿,老臣聽說他和一幫洋人在一起弄了個遠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rdo;
&ldo;哦,大伴,讓這個李祖白帶著他的遠鏡進宮來。&rdo;這樣的人才朱由校怎麼可能放過,趕緊的抓過來好好利用才是。
&ldo;奴才遵旨。&rdo;
&ldo;孫老師,朕剛才談起的讓孫老師留在朕的身邊,原因就是這個望遠鏡,朕的設想是這樣的、、、、、、&rdo;朱由校又把光報的事情向孫承宗說了一遍,把孫承宗唬的不行。
&ldo;皇上的思維真不是老臣能夠期及的,這主意實在是太妙了,古有烽火臺傳訊,皇上此舉可比那個高明多了,能傳的資訊也多的多了,老臣為之欽佩。&rdo;孫承宗一聽這個光報系統,那可是比烽火臺強多了,必定烽火臺傳遞的資訊太少了,範圍也太窄了。有了這東西,戰場的形勢可以隨時隨地的掌握著,孫承宗還真是期待。
&ldo;孫老師不要誇讚,這事還得不斷的試驗,而且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條件成熟了,朕會再造一件可以千里傳音的東西出來,那時候孫老師指揮起來才叫方便。&rdo;朱由校心想這個光報也就是現在空氣品質好,可視度高還可以用用,這片天空一旦被汙染了,看什麼都是一片霧濛濛的,談光報簡直就是痴人說夢。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