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從湖北大治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內科專家徐兵河(第1/4 頁)
院士出生地
徐兵河,1958年2月13日出生於湖北黃石大冶。
大冶市現為湖北省所轄的一個縣級市,由黃石市代管,它位於中國華中地區、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
大冶地處幕阜山脈北側的邊緣丘陵地帶,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為主,其地形分佈特點是南山北丘東西湖,南高北低東西平。
大冶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
大冶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包括湖泊、河流和水庫,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其中大冶湖的流域面積達到1106平方公里。
此外,大冶市還有中、小水庫114座,總庫容量1.54億立方米。
大冶歷史悠久,早在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就已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
歷史上的大冶,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有著3000多年的採冶史。
這裡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並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專案和“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晚清時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大冶境內開辦大冶鐵礦,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跨區域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拉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序幕。
建國後,國家在大冶境內興辦了20多家大中型廠礦企業,使大冶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之一。
大冶還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華夏先民 在大冶採礦鍊銅,創造了輝耀千古的青銅文明。
大治境內有“大興爐冶”和“富強大冶”等青銅雕塑,展示了大冶青銅文化的輝煌歷史。
大冶還是中國古建之鄉,其古建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大冶的能工巧匠參與了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知名建築工程的建設,園林古建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50%。
大冶的美食也十分豐富,如金牛麻花、炸土豆片等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總之,湖北黃石大冶以其獨特的地理特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特色,成為了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
出生地解碼
徐兵河院士出生於湖北黃石大冶,對他的成長以及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大冶市是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地區,擁有深厚的“青銅文化”傳統。
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對徐兵河院士的學術興趣和研究方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儘管這種影響並非直接體現在他的科研領域上,但無疑為其成長和學術道路奠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礎。
大冶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
這種地理環境激發了徐兵河院士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為他日後從事腫瘤內科和抗腫瘤新藥研發工作提供了潛在的影響。
作為湖北省轄縣級市,大冶市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徐兵河院士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能夠接受較好的教育啟蒙,為他日後在學術領域取得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徐兵河院士雖然遠離家鄉,但始終保持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和責任感。
這種情懷可能促使他在科研工作中更加努力和專注,以期透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乃至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大冶市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徐兵河院士的個人品質和價值觀。
他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的精神,正是家鄉文化的體現和傳承。
由此可見,徐兵河院士的出生地湖北黃石大冶,對他的成長和成為院士產生了間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