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清冷且誘人(第1/4 頁)
最終,在大理寺的審查下,青州府知府為官多年所貪墨的銀兩,以及隱瞞朝廷故意扣留下來的稅銀都被搜查之人找到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青州府知府隱藏起來的贓款不是區區十幾萬兩,幾十萬兩,而是相當於好幾個偏遠貧瘠的府城加起來的幾年的稅銀。
大朝會。
大理寺卿出列,將與青州府稅銀一案有關的奏摺呈上御前。翻看奏摺,即便心有準備,但當看到奏摺上青州府知府多年貪墨下來的銀兩,建安帝仍是忍不住大怒。
頓時,滿殿朝臣跪下口呼“陛下息怒”。
建安帝低眸看著下方跪了一地的朝臣,漸漸平息怒火,而後開口,下旨將青州府知府秋後問斬,其家人流放三千里。
接著,戶部左侍郎出列,將領著戶部上下統計好的從青州府知府手中繳獲上來的贓款,稟告於建安帝。
一共一百萬兩,六十萬兩入國庫,至於餘下的四十萬兩······
則入建安帝的私庫。
戶部左侍郎面色如常稟告,其餘朝臣也沒有覺得建安帝將繳獲上來的贓款收入私庫有什麼不對。
到這裡,青州府稅銀一案好似就結束了。
但是,凡是敏感一些的朝臣就能從此案中感受到戶部沒有錢了,或者說國庫空虛。
即便國庫剛充入六十萬兩白銀,但駐守北邊抵禦北蠻的將士所需要的糧草和軍需不是一筆小數目,把這些置辦下來,六十萬兩便不剩多少了。
然而,這些事情不歸他們管,還是讓戶部的官員自個兒頭疼吧。
緊接著,大理寺卿再次進言,彈劾戶部員外郎與青州府知府暗中素有牽扯,當即,戶部員外郎出列跪下,朝著建安帝的方向痛哭流涕口稱冤枉,但是,大理寺卿敢進言,就掌握了十足的證據,他將青州府知府行賄戶部員外郎的物證呈給建安帝,建安帝看了後,直接下旨革除戶部員外郎的職位,而後命侍衛將其拖出大殿。
一時間,整個大殿寂靜下來。
滿朝官員皆低首垂眉沒有言語,不過,他們不是畏懼建安帝剛才發怒問罪戶部員外郎。戶部員外郎被革職後,這個位置就空下來了,一些人的心思浮動起來。
戶部員外郎不過是從五品的官職,在京城之中,從五品的官職爛大街遍地都是,但這從五品和從五品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戶部是整個朝廷的錢袋子,各地稅銀都要匯向戶部,其他部門想要銀兩做事,也要前去求戶部官員。
如今,一看見戶部員外郎的位置空下來了,一些朝臣怎麼可能不心動,官職低微的想要更進一步,官職高的則想要將自己的人手插進戶部。
很快,就有人沉不住氣站出來,拱手對建安帝道:“陛下,戶部掌管天下稅銀,員外郎之位至關重要,臣舉薦戶部主事王大人,王人人廉潔自持,通曉實務,再合適不過員外郎之位了。”
此言一出,其他朝臣也不甘示弱,紛紛出列想要安排自己的人任職戶部員外郎,至於那些三品大員,四品大員皆沉默無聲,如此小事無需他們示意,手底下的人都知道要怎麼做。
冷眼看著下方朝臣爭得臉紅耳赤,建安帝才悠悠開口:“此次青州府稅銀一案中,能發現青州府知府扣留稅銀,欺壓百姓,主要功歸於鄭愛卿。”
建安帝雖未道出鄭顥的姓名,但在當日朝堂上爆出青州府稅銀一案時,眾位朝臣皆在督察院呈上來的奏摺上看見鄭顥的名字,所以立馬想起,這位兼任監察御史的翰林院修撰。
“且鄭愛卿能在回鄉省親間短短几日,就發現青州府知府不對之處,收集其罪證,整理歸納青州府內平白多出來的苛捐雜稅,可見,鄭愛卿明敏沉穩精於勾稽,與戶部有緣。”
此話一落,眾位朝臣立馬明白建安帝想要抬舉新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