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策(第1/2 頁)
楊嗣昌1588年出生,萬曆三十八年,也就是1610年中進士,當時只有22歲,智力方面不用質疑。
他唯一思索,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皇上,皇上既然只想斬殺賊首,臣有上中下三策。”
“噢!”
朱由檢笑著問道,“楊愛卿,請細說?”
楊嗣昌拱了拱手,緩緩說道。
“下策,增派官兵,全面圍剿,只要平息叛亂,賊首自然剷除。
這一策貴在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缺點就是耗費太多,朝廷負擔過重。”
“中策,名曰驅虎吞狼之策,招降一部分賊首,讓其圍剿其餘的叛軍。
這一策優點就是見效快,可快速削弱叛軍的實力。
缺點,一旦被叛軍發現朝廷的計策,恐怕會讓其更快的反叛。
而且朝廷所驅動的虎,在圍剿其餘叛軍的時候,實力也會增大,朝廷也要提防尾大不掉的局面。”
“上策,可稱之為兩桃殺三士之策,只要朝廷丟擲足夠的利益,就能讓叛軍自相殘殺。
這一策的優點,只要叛軍上當,就會自相殘殺,朝廷耗費最少,所以稱之為上策。
缺點,此計必須計劃周詳,否則難以騙過賊首。”
朱由檢聽著楊嗣昌的這三策,不由鼓了鼓掌,笑著說道。
“楊愛卿果然厲害,竟然想出了三個辦法。”
說到這裡,朱由檢語氣頓了頓,試探著問道,“楊愛卿,你認為哪一策最適合?”
楊嗣昌拱了拱手,“臣認為上策為佳,最適合眼下的情況。”
“為何?”
“眼下朝廷國庫空虛,上策花費最少,朝廷只需要丟擲足夠吸引賊手的利益,就有很大的機率能成功。”
朱由檢心中快速的思索了一番,隨後點了點頭。
“楊愛卿,你認為朝廷應該丟擲什麼利益,才能打動那些賊首?”
楊嗣昌仔細想了想,緩緩說道,“能打動者,無非是功名利祿!
不如朝廷許一官職,再加上些許獎勵,一定可以打動賊首。”
朱由檢笑著問道,“楊愛卿,想要打動賊首,朝廷無法給出更多的獎賞,那就只能在官職上下功夫。”
說到這裡,朱由檢語氣頓了頓,隨後說道。
“那就不如給一個總兵的官職,讓其帶兵剿匪,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楊嗣昌搖了搖頭,“如果只是一個總兵的官銜,雖然品級夠高,但是,如果讓其剿匪,難免會讓他們懷疑朝廷的用意。
這些賊首雖然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但恐怕他們也聽說過,鳥盡弓藏這句話。
他們會擔心,等到剿匪完成之後,恐怕就是他們的死期到了。”
朱由檢搖了搖頭,“但如果不讓他們剿匪,又該如何?”
楊嗣昌微微一笑,“他們擔心的無非是自相殘殺,那就把他們調遠一些,直接調到遼東。”
朱由檢目光一亮,“對呀,他們不是有本事嗎,就讓他們去和東虜打,無論誰勝誰負,對朝廷都有莫大的好處。”
楊嗣昌點了點頭,“想必賊首也知道遼東戰事頗多,也知道朝廷不會對他們不利。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想在邊關,努力戰鬥,博得一個真正的功名,這樣才能徹底放心。”
“好!”
朱由檢大笑著點了點頭,“楊愛卿,你認為此事該派誰去辦理,最為穩妥?”
楊嗣昌急忙拱手,“皇上,此計臣最清楚,不如讓臣前去辦理此事?”
說到這裡,楊嗣昌語氣頓了頓,“方才臣所提到的籌餉事宜,籌集到的銀兩,不如就用在此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