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晉狄箕地之役(中)(第1/3 頁)
一切部署完畢,由誰去誘敵呢?
先軫升起了中軍帳。
接下來的事大家貌似都很熟悉,那就是三國演義裡常見的套路:“誰肯為前部先鋒官?”
然後,某位大將應聲而出列:“某願往。”
接下來便是主帥大喜,中軍帳裡囑咐要如何如何應敵等等。
認真讀春秋相關史料,再回過頭來看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三國故事,其實都源於春秋史料!
比如這次。
先軫在中軍帳裡問:“誰肯為前部先鋒官”?
有一人立即出列,朗聲道:“小將願往。”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狼曋。
狼曋是誰?怎麼突然晉軍中冒出這麼一號人物?
是的,狼曋登場了,其實他早就在晉國曆史上登場了,只是我們沒時間介紹他而已。
我們把歷史退回到晉秦崤山之戰吧。
當時,晉軍在崤山設伏,在懸崖上用火箭、巨石、滾木把擁擠在崤山狹窄通道中的秦軍殺了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結果是三萬秦軍全軍覆沒。
但在全軍覆沒前,總還是有小規模的陣地戰的。
當時,晉襄公的車右將軍萊駒正好撞見了一個叫褒蠻子的秦軍勇士,兩人便交上了手。
結果這個褒蠻子不但力大無比,而且武藝高強。雖陷入晉軍包圍,但仍神勇無比,萊駒與之交手不到十個回合便敗下陣來。
要知道,萊駒當時是晉襄公的車右將軍,能夠擔任此職的,本身便是晉軍中武力指數超一流的高手。
此時萊駒居然敗於褒蠻子,可見這個褒蠻子的武力令人咋舌。
但崤山之戰,秦軍最終是全軍覆沒,大多數被殲滅於崤山峽谷。孟明視等三位將軍以及十餘人被俘,也包括褒蠻子。
褒蠻子雖力竭被俘,仍威風凜凜,氣勢非同一般。
晉襄公並不象秦穆公那樣,見到人才便興奮,象褒蠻子這樣的猛將,哪怕不願歸降,也不會輕易斬殺了的。
晉襄公可不是,先軫更不是,先軫的一貫思維就是盡最大可能消滅對方有生力量。
晉襄公喝令他的車右將軍萊駒斬了褒蠻子,這是晉襄公送給萊駒的一個臺階,因為萊駒曾經敗在褒蠻子手下。
此時由萊駒動手殺了褒蠻子,可以最大限度地讓萊駒找回些顏面。
萊駒領命,提刀來砍褒蠻子。剛走近褒蠻子,忽聽褒蠻子大喝一聲:“你一介手下敗將,有何資格殺我?”
也許因曾經敗於對方,萊駒確實心有餘悸。再加上褒蠻子聲如洪鐘,又喝得突然,萊駒一驚,手一軟,刀就掉在了地上。
按情理,萊駒撿起刀來,殺了褒蠻子就是了。
但此時,一名小校見狀,猛竄上前,拾起砍刀,衝著褒蠻子大喝:“你一介俘虜,還敢如此囂張!”
言畢,手起一刀就將褒蠻子劈倒在地,接著再一刀,就將頭顱砍下來,獻於晉襄公的面前。?
這名小校便是狼曋。
原來狼曋見褒蠻子如此囂張,早就氣不打一處來。
狼曋自己本就是一名勇士,見一個俘虜竟敢對自己的主將無禮。如果自己有機會,早就想一刀砍了他。
結果這個機會真的出現了,當萊駒刀落地時,他頓時便搶上前去殺了褒蠻子。
可以說,這是狼曋的衝動行為。按理說,沒有領導的命令,你一介小校,怎麼可以私自出列行動?
但沒想到的是晉襄公見此大喜,看了看愣在原地的萊駒,心想:萊駒作為將軍,居然不及一名小校。此小校勇氣可嘉,應予以表彰。
他居然當場罷免了萊駒,提拔狼曋為車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