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晉廢三行設五軍(第2/3 頁)
大。
如果將曹國的土地分給宋、魯、齊,那三國還不對晉國表示千恩萬謝?
史料記載,魯國人聽說自己可以分得土地,激動萬分,立即派出使者帶上厚禮去朝見晉文公。
據說魯國代表使團是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晉國,果然分得了最好的那塊土地!
曹國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此時的晉國是江湖老大,誰讓自己做那種既齷齪下流的事,而且又在大國爭霸中又站錯了隊?
唉,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認了吧。
晉文公可謂是文治武功,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的。現在貌似真的沒事可幹了,晉文公真的可以歇歇您匆匆的腳步了吧?
是啊,所謂人至山頂而感涼,武功到了獨孤九劍的境界,便是獨孤求敗了。
晉文公晚期,作為春秋無可撼動的霸主,感覺人生的奮鬥目標都已達成了,一時感覺空蕩蕩的。
這一天,晉文公率領主要將佐巡察軍工生產,他驚訝地發現,這幾年,晉國居然造出了大量的戰車!
晉國那麼有錢了?
是的,晉國的財富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本國經濟高度發展。
晉惠公時期實施的作爰田以及晉文公時開始的郭偃改革,使晉國農林牧礦商業全面發展。
,!
再加上晉國這些年開拓了不少地盤,賦稅大大增加,國家財政實力大大提升。
二是來自各諸侯國的進貢。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他的時代是齊國富得冒油的時代,各諸侯國對齊國是深深的感佩。
但晉文公這任霸主,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晉文公不斷出兵教訓各諸侯國,如衛國、曹國、鄭國、許國等,還有原先那些忠誠於楚國的陳國、蔡國、魯國等,這些國家軍事實力遠不及晉國,對晉國非常敬畏。
列國諸侯對於當時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和第二任霸主晉文公的內心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對齊桓公那是感佩,是發自內心的讚賞與擁護。
對晉文公那是敬畏,是發自內心的既敬又怕。
有了怕,便有了消除怕的具體行動,那便是行賄。
列國諸侯不斷向晉國行賄,經常來朝見晉文公。
哪次朝見不帶足財物?說賄賂不是很難聽嗎?
於是,春秋江湖便開始了列國諸侯向晉國進貢!
各國每年都向晉國進貢,大家出於對晉國的害怕而不斷討好晉國,晉國豈不是越來越富有?
晉國的富有,使晉國的軍工生產得到了資源保證,於是,大量的戰車、兵器、甲衣、戰馬得以生產!
當晉文公看到這些軍用物資和武器裝備時,他的腦海裡立即想起了自己前幾年搞的步兵兵團,即晉軍三行。
如果將晉軍三行都武裝上這些軍工產品,那不是變正規的車兵兵團了麼?
那就改革吧。
公元前629年,晉文公再次實施了軍事改革!
這一次,晉文公再也不考慮什麼大國最多設三軍的規制了。
他越來越感覺到,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想要繼續強大下去,那就必須打破這種限制國家發展的規矩!
再說,晉國的三行,實際上已經是正規軍了,只不過是步兵而已。
現在有了軍備實力,那就升級為車兵吧。
就這樣,晉文公再次改革軍制,將原晉軍的三軍三行正式改編為晉五軍,具體為中軍、上軍、下軍、新上軍、新下軍。
關鍵仍舊是這五軍的帥佐人選。
全晉國上下都在看著國君會丟擲一份什麼樣的五軍帥佐人選,這可是晉國國家最高領導班子的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