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我到底在哪兒?(第1/3 頁)
“外邊這都是什麼動靜?”
高青雲眉頭一皺,轉頭看向外邊。
在座的學生們心頭一緊,連忙看向角落裡的王承恩。
王承恩起身笑道:“高師傅,事情是這樣的。”
“這幾天我們大河村出了些喜事,所以有人慶祝一番。”
高青雲聽後微微點頭,也沒有多問。
他本就不是喜歡湊熱鬧的人。
尤其是失明之後,他就更是懶得打聽別人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繼續上課。”
高青雲重新坐穩身體,開始按著記憶,給學生們講課。
王承恩見狀,不由長出一口氣。
“幸好雜家早有準備,這才把高師傅糊弄了過去。”
外邊那些吵鬧聲,自然是京城百姓見到了得勝回朝的軍隊,還有送回京城的建奴俘虜後,所發出的歡呼之聲。
此時距離遼東之戰,已經過去了小半年。
雖然是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但是從朝廷裡的文武大臣,再到民間百姓,那都是歡欣鼓舞。
“這建奴總算是完蛋了,這下可有好日子過了!”
朱由檢也知道,這次他沒有合適的藉口,讓百姓不要高聲慶祝。
於是就派了王承恩出馬,給高青雲打預防針。
王承恩心中感慨道:“哎,可惜曹公公前不久回家養老去了,不然這活應該是他來乾的。”
曹化淳是個聰明人,他眼看著朱由檢皇位逐漸安穩,大明的內憂外患也緩解不少。
更重要的是,王承恩的地位越發穩固。
於是他也就知情識趣地離開宮中了。
“只是遼東的戰事雖然結束了,但是朝堂上的紛爭,才剛剛開始啊。”
王承恩幽幽嘆氣,又看向了御書房的方向。
此時的御書房中,大明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濟濟一堂。
就連剛從遼東回來的袁崇煥、李若璉等人,也都坐在椅子上。
不過御書房中,卻呈現出一股詭異的寧靜。
根本沒人說話。
所有大臣都只是用眼神互相交流。
至於朱由檢,他則坐在御書案旁,看著幾份奏摺。
同樣是一言不發。
見到這一幕,角落裡的太監汗流浹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幸好此時,外邊走進來一個太監,他滿臉帶笑,興奮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皇后誕下皇長子!”
群臣聞言,倒也不再沉默不語。
他們連忙起身,同樣對著朱由檢賀喜道:“恭賀陛下!”
朱由檢似乎並不意外,同時也沒有什麼興奮的神色。
他淡淡道:“朕知道了。”
“擬詔,皇長子即日冊封為太子,名為朱慈烺。”
“再令太子與其他大臣弟子一道,一起去拜高師傅為師。”
群臣聽後倒也不意外。
自從朱元璋那會兒,就給後世子孫定下了字輩,而且每一代子孫還要根據五行起名。
因此後世皇帝能發揮的空間不大。
至於說將皇長子直接封為太子,倒也不是什麼先例,此前歷代大明皇帝基本都是這麼幹的。
只不過一般來說,皇長子通常都是早夭……
當然,此時也沒人敢說這種話。
群臣恭賀一番之後,也藉著開口的機會,說起了其他的事情。
“陛下,近日又經常有倭寇騷擾高麗,高麗多有奏報。”
“臣想請陛下准許,令臣帶兵東進征討倭國。”
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