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於是,在逃脫了帝都的危局之後,他又被蕭蘊狠揍了一頓。
他被打懵了,從小到大,除了在戰場上,或者是被人刺殺的時候,從未被哪一個貴女如此粗暴地收拾過。
卻也被打醒了。
他想,自己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既然這位救命恩人要他報恩,她想要什麼,他都給她好了。
突然沉默了一會兒,秦暄接著說道:&ldo;後來,你把我帶回了安北,見到了化名衛釗,已經手握安北重權的蕭湛,又去了燕陵,見到了經營燕陵的葉辭和李金成。
那時候,整個大秦一團亂,各地的叛亂暴動天天不斷,安北卻是一派安寧,而燕陵,雖然不在大秦的管轄疆域內,卻被你們經營得像個亂世桃源。
而安南,韓家除了兩個一心爭權奪利的女人,便拿不出一個能獨當一面的人物了。
他們送到安南的族人,根本沒有收服各路驕兵悍將的本事,卻把安南的局面攪得一團亂,我好不容易平定的局勢,又亂起來了。
為此,我們兩個前往安南收拾亂局。在那裡,我們朝夕相處,配合默契。兩年後,安南重新歸我所有,且實力倍增。&rdo;
說到這裡,秦暄又停了下來。
其實,去安南的時候,他的心態已經變了。
去安北的時候,他是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對未來毫無指望,大秦的江山已經支離破碎,到處都是窟窿,他對秦卓和秦玉安這對哥哥沒有任何指望,只覺得,興許用不了多久,秦氏皇族就要變成史書上的一段沉浮往事了。
可親眼見識了安北的寧定,以及燕陵的富饒,與心懷大義的蕭湛相處過一段時間後,他便改了主意,覺得大秦尚有希望。
離開安北時,他不復先前的頹廢,還不知道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思,特意讓蕭蘊相陪。
他熟悉軍務,在安南名望很高;蕭蘊熟悉政務,背後有安北的豐厚的財力。他們配合默契,心有靈犀,有時候只需要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有什麼打算。他全心全意地相信蕭蘊,蕭蘊也盡己所能的支援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的心中便起了妄念,開始貪戀這種朝夕相處的溫暖。
好像不管什麼時候,身後都站著一個知你懂你,願意與你一同經歷風雨艱險的人。
他之一生,父母兄弟皆為一個&ldo;權&rdo;字汲汲營營,什麼真心真情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卻從她的身上,找到了久違的安定和平靜。
他捨不得放她走。
可是蕭蘊卻不是這般想的。
他能猜到蕭蘊在想什麼:她不像蕭湛,有力挽狂瀾,青史留名的雄心,也不像母后和韓槿,為了母儀天下的尊榮,願意付出一切。蕭蘊不戀權,不貪利,許是受小時候在皇宮的經歷所影響,最厭惡身不由己被人管的生活。
她屢屢想讓他認個義妹,日後好憑藉著擁立大功,得一個長公主的封號,從此過上得寵長公主的風光日子。
秦暄自是無論如何都不肯答應。
他要的是妻子,不是妹妹。更不必說,歷史上的得寵長公主,有幾個是不在私底下養面首的?
秦暄心知受身份所累,正面進攻恐怕收效甚小,便在別處步步緊逼。
他雖不明言,卻處處含糊暗示,以至於他的心腹們全都用對待未來主母的態度對待蕭蘊,整個安南訊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他身邊那位郡主,早晚是要嫁給他的。
他還待蕭蘊的女兒如己出,想方設法地讓那個孩子親近他,把他當成父親一樣的存在。
可這一切仍舊留不住她。
後來他想,說什麼不願意嫁進皇族,什麼不願意做帝王的妻子,其實說到底,就是不夠愛他,不願意冒一點點風險,陪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