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意外加入可控核聚變專案(第1/4 頁)
在考察專案時,因為陸恆要求,身邊並沒有跟隨其他人,畢竟陸恆不是傀儡,恆創集團也是獨立的民營企業,不可能監督犯人一樣,什麼都盯著。
實驗室目前在原來的化為總部,這片區域都非常安全。
任可為以為是實驗室專案出問題,這才如此詢問。
陸恆搖頭道:“專案沒問題,主要是彙報一些特殊情況,我們最近研發冷凍冰城專案時,研究出一些特殊材料,根據這種材料,我發現可以製造一種特殊的氣象干擾裝置...。”
稍微更換了一下時間先後順序,陸恆把氣象武器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任可為越聽臉色越嚴肅,聽完後他立即詢問道:“陸總您說的這些材料,是否就是空調技術的核心材料?”
陸恆點頭。
“陸總是否能先暫停釋出會,等我將情報彙報上去...。”任可為說道。
陸恆心中嘆息一聲,他如今已經感覺到束手束腳,之前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任可為就是考慮到這個原因。
他自然可以確認技術不可能被破解,即便破解材料,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破解材料後,最關鍵的還是NS問題為核心的大模型。
陸恆提前報備氣象干擾技術,也是讓上面放心,恆創研發黑科技依舊會報備。
上面也可以派人參與,這項技術陸恆發現只有氣象部門參與,才能實現。
軟體有了資料需要氣象部門提供,現在的資料還不夠,需要收集更詳細的資料。
等技術研發成功後,除了能改變一定範圍內的氣候,自然也能讓技術變成武器,製造恐怖的天象。
比如龍捲風,閃電雷暴等等。
沒等幾天專家便來到恆創總部瞭解技術相關資訊。
陸恆再次震驚專家,沒想到陸恆不聲不響,竟然解決了世界難題,NS問題證明了。
這項技術可不止能運用在氣象武器,還能用在眾多流體力學相關領域,就連核聚變遇到的問題也得到解決。
當然解決了等離子湍流問題,並不意味著核聚變就能成功,只不過又前進了一步!
華國在研究核聚變技術啟動比較早,從上世紀70年代便開始啟動可控核聚變應用研究。
EASt 專案於 2006 年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也是華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
有著前世記憶,陸恆知道在2017年,華國啟動了一個新的專案,叫做華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
簡單點來說,那就是EASt主要是一個近堆芯高引數和穩態先進等離子體執行科學問題的重要實驗平臺,致力於解決 ItER 及未來聚變堆高效能穩態執行相關的關鍵物理和工程問題,為未來聚變實驗堆的設計和執行提供重要依據。
說白了,就是03年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後,EASt 專案就是收集實驗資料,並不是真正的可控核聚變專案。
等到2016 年 4 月,華國承擔生產和設計的首個超大部件 —— 脈衝高壓變電站首臺主變壓器,運往 ItER 設施的建造地法國。
ItER專案是國際專案,是1985 年由前蘇、阿美莉卡、歐洲共同體和腳盆四方共同倡議,並開始設計。
一開始人家壓根不帶華國玩,就像是空間站,華國想加入,別人也不允許,後來逼著華國自強,啟動了自己的空間站專案。
核聚變國際專案人家倒是帶著華國玩了,主要還是看重華國的工業實力。
當然對華國也是有利的,正是因為參與國際專案,才學習瞭解到更多技術資訊,學了十幾年後,華國終於自己有能力開啟專案,於是在2016年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