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皇宮驟雨(第1/2 頁)
“楚王殿下求見官家!”皇宮內崇政殿外楚王趙元佐直挺挺地跪著。當值內侍已經小心翼翼地通報了兩次。“不見!不見!”太宗皇帝懊惱地揮了揮手。已是晚膳時分,太宗皇帝勤政,晚膳時常安置在崇政殿內。今日的晚膳李皇后特吩咐另加了百合湯,崇政殿內飯菜的熱氣徐徐上升,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這些卻勾不起太宗的食慾。只見他煩躁地在殿內走來走去,不時地抬頭看看黑魆魆的大殿之外。進出侍候的宮女、內侍們一個個屏聲靜氣、躡手躡腳,連一聲咳嗽都不曾聞到。整個大殿數幾十人,彷彿只有太宗的腳步聲和嘆息聲。“轟隆隆”一陣電閃雷鳴過後,大殿之外竟下起了瓢潑大雨。太宗止住了腳步,厲聲道:“去看看那個孽障走了沒?”內侍總管夏明低頭囁嚅著說:“方才奴才去勸過王爺了,楚王殿下說如果官家不召見,他就一直跪在這裡。”“那就讓他跪著!”太宗皇帝坐在椅子上,用手揉了揉額頭。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那黃豆大的雨點兒不僅打在殿外跪著的楚王身上,更砸在太宗的心頭。“得,這爺倆算是槓上了。”內侍總管夏明不僅暗暗叫苦,他偷眼看了看太宗臉色,朝角落裡一個小太監輕輕招了招手,小太監上前,夏明在他耳邊悄悄囑咐了幾句,小太監輕輕·退出大殿。不一會兒,大殿外傳來一個聲音:“哎呀,王爺,你怎麼跪在這裡,小心著涼了,快隨我換件衣服去。”來人一邊伸手攙扶元佐,一邊在他耳邊輕輕說道:“官家正在氣頭上,總得有個人先退一步,王爺不妨隨我起身,待我來向官家傳話,避開了眾人,官家也好召見你,就這麼僵著,總不是辦法。”元佐抬頭看了看來人說:“王公公,今日無論如何我要面見父皇!”“你的性情我能不瞭解嗎,官家還沒用晚膳呢,這午飯都沒吃好,又批了一下午的奏章,長久下來,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啊。”元佐輕輕嘆了口氣站立起身,來人連忙為元佐撐起雨傘並派人隨身伺候。
在殿內觀望的夏明看見元佐起身離開,長舒了一口氣說:“官家,楚王已經隨王公公去了,奴才侍候官家用晚膳吧。”太宗早聽見大殿外王公公的聲音,聽聞楚王離開,那緊蹙的眉頭也稍稍舒展開來。“可是王繼恩回來了?”“正是王大人。”“嗯,還是繼恩會辦事兒,你呀,以後向他多學習學習。”“奴才一直對王大人仰慕得緊呢,可是奴才沒有那個福分早日得官家。”太宗會心一笑說:“夏明,你現在說話的口氣,倒是有點兒像王繼恩了。”夏明笑著說:“多謝官家誇獎!”
太宗和夏明口中的王繼恩,就是當朝宦官第一人,乃太宗心腹之臣。王繼恩經歷不凡,頗有傳奇色彩,在周世宗顯德年間在宮中淨身為宦官。最初是被一位姓張的人收為養子,取名德均。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入主後周皇宮,對原後周內的宦官並不信任,於是將原來地位較高的宦官趕出皇宮繼續服侍後周廢帝。然後挑選入宮沒有多久的年輕小宦官服侍自己。這些沒有根基、沒有背景的年輕小宦官就包括王繼恩。太祖皇帝偶然發現王繼恩頭腦靈活,就逐漸培養為自己的親隨。宋太祖開寶年間,王繼恩恢復自己的本姓,並被賜名繼恩。太祖駕崩後,宋皇后命令王繼恩速召皇子趙德芳入宮。王繼恩卻徑直去了南府宣召晉王趙光義,故而對太宗皇帝有擁戴之功。王繼恩曾為永昌陵使,如今被太宗皇帝信任和重用,授內侍行首。對於皇長子楚王,王繼恩是看著長大的,也深知太宗皇帝對這個兒子的寵愛。楚王年少時,曾經跟隨太宗到郊外打獵,這時正好有一隻兔子從御駕前經過,太宗命他射兔。楚王搭弓射箭,一箭命中。當時正好有契丹使臣在場,對楚王大加讚賞。太宗看兒子在外國使臣面前給自己長了臉面,此後對楚王更是恩寵厚待。近幾年,從皇子到衛王繼而封為楚王、校檢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中書令,太宗幾乎是向天下人宣告,他的皇長子楚王殿下即將入住東宮,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