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幽禁南宮(第1/2 頁)
當聖旨到達時,元佐一行已經走到黃山腳下。因著元佐身份特殊,一路上,押解官差非但沒有難為他,反倒照顧有加。為首的侍從幫元佐整理著因下跪接旨而褶皺的衣衫,仰頭小心翼翼地說:“王爺,小的們早聽說黃山風景秀麗,既已到此,何妨一遊?”
元佐淡淡地說:“說過多少次了,我早已經不是王爺!請再莫以王爺相稱。”
“這個”侍從一時語塞。元佐抬眸望了望煙雲繚繞的黃山主峰,再看看不遠處那片疏密有致、蒼翠清幽的竹海,緊縮的眉頭倒也稍稍舒展開來。為首的侍從看了看元佐臉色,陪著笑臉說:“單看這片竹林,竟如遺世獨立般的存在,想那山上的風光,比之仙境也不為過吧?”
此人話音剛落,四周已響起一片鬨笑聲:“我說頭兒,你什麼時候也學會咬文爵字了?還遺世獨立呢,哼哼,我們還不知道你,螞蟻尿書上——溼(識)字不多。哈哈哈哈”
“去去去,我好歹也讀過兩年私塾呢,哪像你們幾個,整日裡只知道舞槍弄棒,一幫子大老粗。”聽得幾個人鬥嘴,再加上適才太宗的特赦旨意,元佐的嘴角不由得輕輕上揚,心下想:遺世獨立,這個成語倒也貼切。
他緩緩開口說:“諸位只知道黃山好看,可知道黃山為什麼稱做黃山?”眾官差面面相覷,還是為首的侍從機靈,連忙攙了元佐坐在路邊一塊乾淨的大石頭上說:“早聽說王爺博覽群書,見識多廣,看在小的們連日侍奉的份上,還請王爺為哥兒幾個說道說道,也好讓小的長長見識。”
“你們看,”元佐指了指遠處蒼茫的山峰說:“此山山色如黛、蒼闊高遠,且山上多青石,所以曾經叫做黟山,黟者,黑也,但從顏色來講,黟山很是貼切。”
“是啊,這黃山可是一點兒都不黃呀!”
“別打岔,聽王爺說下去!”
元佐接著說:“唐天寶六年,皇帝李隆基聽說黃帝曾在此處煉丹成仙,便下令改黟山為黃山!”
“哈,黃帝曾在此得道成仙,那我們更應該去探訪仙蹤了!”
“行,咱們今日加快腳步,夜宿黃山,待明早觀黃山日出後,再返程不遲!”
“好好好”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當元佐一行前往“猴子觀海”處看日出時,已經有早到的三兩騷客在此等候。抬頭仰望,靜謐的蒼穹如一塊巨大的布幕。一彎下弦月,灑下淡淡清輝。滿天繁星點點,偶爾傳來秋蟲鳴叫,微風拂面,自帶清涼。
“好一個星月同輝呀,恐怕以後的日子,再也不能有如此這般的心境看日出了!”元佐微微嘆了一口氣,眺望著東方——那是太陽即將升起的地方。只見群山都像蒙上了一層薄紗,只有曼妙的輪廓若隱若現。天際之處已泛起魚肚白,那一抹亮光之下,卻是一道似紅似黃的彩霞。天空漸漸發亮,月亮悄悄隱沒;天空的顏色由淺黑轉為深藍、淺藍、繼而抹上淡淡的淺紫。那道朝霞也漸漸由黃變紅;彷彿是眨眼之間;那雲蔚霞蒸的彩雲下面,太陽已露出一彎鮮紅,狀如美人的眉毛。那種紅,是包含生命力的豔紅,是鮮活的色彩。
太陽一點點慢慢升起,像在努力掙脫,霧靄群山漸已清晰;終於,一輪圓圓的紅日噴薄而出;那麼紅,那麼圓,那麼美;似是蘊育了無限的生機。元佐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注視著初升的太陽,高聲吟頌著太祖皇帝的《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這首詩果然大氣磅礴!”一個侍從悄悄地對夥伴說:“都說楚王有瘋疾,看這情形,哪有一丁點兒瘋疾症的表現?”他的同伴扯了一下衣角說:“小心禍從口出,咱們只是奉旨行事罷了,不過楚王是好人,咱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心侍奉好他的飲食起居吧。”
數日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