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侯莫陳氏(第2/3 頁)
拗口的名字叫作侯莫陳利用。
侯莫陳氏,起源於北魏鮮卑族。侯莫陳為三字複姓,利用是他的名字。在北魏孝文帝時期,相州刺史侯莫陳肅被賜姓陳氏,侯莫陳氏一度改姓為陳,北魏滅亡後,一部分族人又改回來了侯莫陳姓。
侯莫陳利用,益州成都人。自小習得變戲法之術,靠街頭算卦賣膏藥為生。後蜀滅國後,侯莫陳利用到京師重操舊業,因為其售賣的膏藥頗有止痛效果,因此在京城漸漸有了小名氣。
太宗皇帝因在高粱河之戰中被遼軍射中大腿,遺留下疼痛的後遺症。此後每年箭傷都要發作,疼痛發作時宮內太醫所用方藥療效欠佳。無奈之下,太宗皇帝懸賞天下,多方求醫。時任樞密承旨的陳從信偶然聽說了侯莫陳利用的名氣,就向太宗引薦了他。
不想太宗用過侯莫陳氏的膏藥和偏方後,箭傷疼痛感大有好轉,效果顯著。龍顏大悅之下很快就將侯莫陳利用加封為正五品鄭州團練使。要知道,侯莫陳氏由一介平民升至為團練使可謂平步青雲了,因為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將楊業之子楊延昭也不過因為戰功累累才升為正五品團練使的。
,!
侯莫陳氏一時間恩寵無比,風光無限。這個方術之士身邊漸漸集結了一大批逢迎之人和宵小之徒。慢慢地便生了膨脹之心,連朝中大臣宗親都不放在眼裡。甚至在府中接見京官,都要坐北朝南,其居住之地所用之物都是皇室規格。據說他身上常佩一條犀玉帶子就用紅黃羅袋裝飾,嚴重僭越了法定的規制。此外,由於澧州一帶黃河曾經由渾濁變為清澈,按照傳統說法“聖人出,黃河清”。此人在鄭州的科舉中就利用這個事件,以“黃河清”為題考舉子,等於自比為“聖人”。另外他在書寫判詞時,文字多有大不敬之語。朝中許多大臣對侯莫陳利用的不法之事瞭然於心,但是卻不敢向太宗進言。
老相國趙普在收集了侯莫陳氏的種種罪證後要求太宗皇帝將其繩之以法。太宗只能將其除名流放商州。還派人去抄了他的家。趙普卻認為像侯莫陳利用這樣罪大惡極之人,如果僅僅是流放,處罰太輕,不足以威懾百官。面對鐵證,無奈的太宗皇帝仍然不想殺掉侯莫陳利用,甚至有點請求地對趙普說:“難道我作為一朝天子,想庇護一個人都做不到嗎?”
哪知道剛毅的趙普卻說:“對於這種人,如果不殺他,那大宋的法度何在?在法理、國運面前,這個逆賊算個什麼東西?何足惜哉?”一時間太宗也無話可說,只能依法下旨將侯莫陳利用斬殺於市。聖旨下達後,股間隱隱作痛的箭傷又讓太宗後悔了,於是連忙派人快馬加鞭傳令特赦此人。
小黃門揣著特赦詔書向商州疾馳而去,不想剛出了京城,所乘快馬便陷在泥濘中跌倒了。待使者從泥濘中出來後又換了馬匹繼續前行,到達商州之時,侯莫陳利用已經被斬殺於鬧市之中。朝野上下聽說這個訊息後,莫不拍手稱快。惟有太宗撫摸著箭傷之處,暗自嘆息:這世上唯一一個能控制他傷痛發作的人就這樣死了,難道這是天意嗎?
“這個侯莫陳利用連父皇都保不了他,足見趙普之威呀!”
“可不是嘛,當初陛下宣趙普入相後,聽說那個和趙普有過過節的雷德驤在朝堂上嚇得笏板都掉在地上了。”
許王元僖微微一笑說:“如此說來,是時候動一動那些個陳三更和後半夜了。即刻把收集的證據呈給趙普。”
“下官明白!”
工部侍郎趙昌言,鹽鐵副使陳象輿、度支副使董儼、知制誥胡旦、右正言梁顥此五人已形成比較牢固的集團,常常在趙昌言府裡白天黑夜聚集,京城裡早就有陳三更、後半夜的戲稱。此五人善於揣測聖意,故而最初也得到太宗的賞識。但是時間久了,“五人幫”時常詆譭時政,漸漸有了結黨的苗頭。尤其是胡旦,曾和王繼恩、趙元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