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密切磋商3(小議船事)(第2/2 頁)
的建造批文,還是聽施耀規勸,才改成兩百料帆船。當時曹洪還頗為後悔,早知兩百料帆船就夠用,何必費功夫上下打點,畢竟這種中型貨船,官府管制並不算嚴厲。
聽到施耀解釋,陸冠南微微點頭,表示認可,畢竟還是人家燕朝人更瞭解自家海面,能多裝貨而不用,肯定有其合理之處,現在看來,確如施耀所言,沿海岸行船,還是兩百料帆船更為經濟。
隨後,陸冠南又問起遠海事宜,這種兩百料帆船,如果行到大洋之中,風險可是不小,也是走不遠的。
對於陸冠南的疑問,施耀大笑起來,直言從廣州出發,各國大陸基本相連,出行遠海,根本不是問題,無非是一直沿海岸行駛,或買或賣,只是效率低些罷了。關鍵是出海行商,肯定要和陸地各國溝通有無,在大洋中航行,似乎也沒啥必要,邊走邊做買賣,不是更香嗎?
施耀這話一出來,大家紛紛笑起來,連陸冠南也被駁的啞口無言。
見陸冠南語塞,王海洋便接著問起來,那南海之中,就沒有越大洋而直航某國的案例,若是延海岸航行,雖然穩妥,但從效率上來講,未必就能掙大錢。
,!
此話一出,施耀、高祥等人暗自點頭,人家華興人真不白給,顯然對海上經商頗為在行,廣海洋麵的特點,確實不能代表燕朝全部。
施耀剛才賣弄一番,甚是自得,此時便開啟話匣子,說起自己對燕朝航海的見解。
當前燕朝海運,主要分佈在浙江、福建、廣東三地,由此形成沙船、福船、廣船三種規制,其中沙船應用最廣,船型最多,既有河船,也有海船,早年出海大船,便是以沙船為主。直到朝廷禁海,沙船漸漸式微,主要用於長江沿岸貨運,出海船隻,慢慢被更利海運的福船取代。
由於當前朝廷認可的海運貿易港口只有福建泉州月港一處,因此也帶動福建造船業興旺發達起來,在那邊,四百料的帆船用途更大,完全符合王海洋所說的越大洋而直航外國的想法。
就福船來說,其實和廣船在規制上差別不大,僅是在用料上有些差別,廣船以鐵力木為主要用料,更加結實耐用,相應成本更高,建造難度更大。福船以杉木為主要用料,勝在成本低,建造難度小,建造週期短,但在戰船對壘時,兩船相撞,廣船無事,福船必然碎裂。
相形之下,施耀更加推崇福船,畢竟做買賣是主流,傻子才沒事想著打仗呢?廣船雖然結實,一個是木材難尋,非得從雲南深山中來,廣東地面,早已被砍伐殆盡,另一個,便是建造週期太長,要是想大力發展海貿,還是福船來的便利。
實際上,一艘福船往返海外一趟,得利均在數萬兩白銀,造船的費用根本不值一提,大不了年年用新的,也是極為合算的買賣。
:()華興傳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