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第1/4 頁)
皇后不曾想陸雲纓會提起俞貴妃這個早已被皇宮遺忘的人。
後宮這風向變化,說快也快,說慢也慢,俞貴妃很早就是宮中的風雲人物,只是她身體不好,宮中其他妃嬪常常見不到人影罷了。而如今她又和逼宮一事有關係,誰會想要提起她呢?個個都覺得晦氣呢。
說是這麼說,但她的棺槨始終放在宮中也不是個事情。
即便再不願意,這也是皇后自己失職,本不該陸雲纓指出來,偏生之前她得意過頭,讓花重給所有妃嬪奉茶,的確有點把宮女當妃嬪給他人敬茶的意思,陸雲纓藉此反擊,任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婧妃之前的乖巧恭順果然是裝出來的,皇后恨恨想著。
“本宮自然知道,會和陛下商量的。”
“此等小事,還要與陛下商量嗎?娘娘自己決定不就成了?”
這是剛剛還在看陸雲纓熱鬧的德妃,一轉眼,便又開始看起皇后的熱鬧了。
原本雖然俞貴妃沒了,但宮中排資論輩不但要算位份,還要算資歷,偏生早入宮的賢妃淑妃一個賽一個不爭氣,先後犯了事被太后皇帝抓住關了禁閉,這可不就讓德妃抖起來了嗎?
這宮中人都看的明白,如今後宮皇后第一,德妃第二,陸雲纓嘛因為那兩位娘娘犯了事情且婧妃娘娘有寵愛子嗣傍身,勉強可算第二。
這次小選也顯露了宮中如今勢力分佈的端倪,因而大部分時候,她們二人起矛盾,其他妃嬪是不敢隨意插話的。
見皇后不開口,德妃繼續道:
“區區一個葬禮罷了,給她就是,就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去呢。”
是的,俞貴妃別說安葬了,就是好端端的一個葬禮都沒有。
就連棺槨,也是因為之前接連重病,宮中早就給準備好的,不然現在怕也沒如此好的待遇。
德妃這般說,皇后依舊沒有表態,若德妃出言冒犯於她,她還願意花費些許口舌精力應付德妃,可為了俞貴妃花費這般大的力氣,她圖什麼?
最後這個請安可以算不歡而散,皇后倒也沒有食言,的確第二天拿此事問了皇帝,然後惹得皇帝不虞。
俞貴妃的事,皇帝忘記了,也可以說是下意識忽略了。
先帝和越凌峰之間,勉強算得上君臣相得,有那麼些情分,所以最初皇帝才會將國家,新君託付給越凌峰,俞貴妃才會被許給先太子,成為預設的準太子妃。
先太子突然病逝,當今陛下繼位,這份婚約自然也順延了下來。
不過基於種種原因,俞貴妃原本的太子妃位,或者說未來皇后位變成了貴妃位。
貴妃位固然尊貴,但與皇后位比起來,也就不算什麼了。
因此或多或少,對於俞貴妃,一開始不管是太后還是皇帝都有那麼些愧疚的。
這點愧疚在雙方長久的對峙下,慢慢變得淡薄,最後了無痕跡。
只是人死如燈滅,俞貴妃還是這麼個被榨乾殆盡
的死法,以貴妃之禮下葬自然不可能,只是要說以罪人之名下葬吧總而言之,十分糾結。
而最糾結,最不好開口的,則屬於皇后了。
算來俞貴妃是給她騰了位置。
皇后的為難皇帝、太后都清楚,可這塑膠母子倆卻默契的沒有主動開口,只等著皇后自己處理。
本以為無論如何,即便為難,即便生病,皇后也會在年前把這事處理了,沒想到一拖就拖到了現在這個拖無可拖的地步。
因此在這事上,皇帝對皇后是有不滿的,再加上皇后之前做的事情有句話說得好,對你心生成見的時候,你左腳先踏進門都是錯,更何況是實打實事情沒辦好。
不過陸雲纓都看出來,一碼歸一碼,就算再不滿,一時半會皇帝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