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天旋轉,諸國征戰,連上床鋪睡覺的工夫也沒有。互相搶奪,擄掠。世界翻轉,諸國攻伐,連進被窩睡覺的工夫也沒有。互相爭奪,殺伐,沒有思考餘暇,只有盡力行事。沒有逃避地方,只有衝鋒打仗。”千餘名韃靼騎兵都將鮮血淋漓的兵器高高舉起,一齊應和著唱了起來,那雄壯滄涼地聲音在谷口迴盪不已。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是每個明軍士兵從他們的表情和聲音都聽得出、看得出,這千餘名韃靼騎兵已決心與前後數萬明軍決戰,誓死不降了。“說到地地方就到,去把堅石粉碎;說攻的地方就攻,去把硬巖搗毀;把高山劈開,把深水斷涸,這樣勇敢地殺敵,讓整個大地變成蒙古人的牧場!”沒有人發出號令,最後一句唱罷,所有的蒙古騎兵不約而同地勒韁轉身,揚刀、踹蹬、臀部輕提,向疾追過來的大明騎兵衝了過去!他們固然殘酷。嗜血、貪婪,但是同時也具備血性、勇敢和高傲,他們寧願以馬上英雄的身份同另一民族的騎士決一死戰!“砰!砰!砰!”火銃響起,剛剛轉過身去的闊闊臺後背上已經有四五枝羽箭深深地紮了進去,血順著箭桿兒噴了出來,與此同時,那件皮袍被密集的彈丸炸得粉碎。他怒不可遏地瞪大了眼睛,“為什麼……為什麼不讓我英雄地戰死?”闊闊臺想轉過身來質問明軍,可是他那隻強健的手臂已經連馬韁也無力抓緊,身子只搖晃了一下,就圓睜怒目一頭栽下馬去……“強盜就是強盜,雖然他很勇敢……那也不過是勇敢地強盜。你什麼時候見過官兵殺強盜還和他講規矩的?”兩年後聖任百戶的火銃手魯二牛提起這一戰時對手下的小兵振振有辭地說。皇帝啟駕回城了。全城的百姓都聽說少年天子定下妙計重挫韃靼鐵騎的英雄事蹟,如果說看到黃羅傘蓋出城赴白登山時,他們還只是對那個生活在紫禁城裡地天子充滿了好奇地話,那麼現在他們夾道歡迎卻是完全發自內心的了。皇帝是漢人的代表,他的光榮就是整個漢人的光榮,誰不希望自己的領袖是一個可以令他自豪和驕傲的英雄?韃靼任在邊關留下了樁樁罪行,多少任因為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多少人因為他們背井離鄉擔驚受怕,市井間飛快流傳起來的種種傳聞雖然荒誕離奇不合邏輯,韃子的死亡人數更是成倍地上升。甚至已經超過了整個草原大漠的人口的總和,但是百姓願意傳播它、冰旗相信它,誰敢置疑一句,立時招來一群人唾沫四濺地痛罵。抱著腦袋逃之夭夭。楊一清回援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步兵的極限,可是終究趕不上四條腿跑的快,數萬大軍半途就接到皇上回城,著他所部在大同城外迎駕地訊息。他的部隊浩浩蕩蕩到了大同城下,瞧起來軍威嚴整衣甲鮮明。哪有半點打過仗的樣子,看在百姓眼中更印證了皇帝親征,將士龍精虎猛以一擋百以一擋千。伯顏可汗丟盔卸甲望風而逃的傳言。代王、胡瓚、楊一清、杜人國在大同城門恭迎聖駕,正德皇帝一到,幾人立即齊刷刷跪倒在地,俯地不起。楊一清這一路就心事重重,他做為三關總制,對整個戰區防務負有責任。如今皇帝不是遇到刺客逆匪,而是韃靼皇帝的全部主力部隊堂而皇之進入關內,殺上白登山,他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替自己開脫。鑾駕停下,正德皇帝大步走至幾人面前。那張小臉已擦得乾乾淨淨,皇帝狼狽地樣子當然還是不被臣子們看見的好。代王保養得宜的雙手按在骯髒地雪地中,長跪不起,顫聲道:“皇上遇襲,罪臣難辭其咎,請皇上嚴懲!”胡瓚、楊一清、杜人國一齊磕頭道:“罪臣萬死,請皇上治罪!”前來接迎的各路將領、官員均一一跪下,數萬大軍更是肅然下跪,鴉雀無聲。這其中真正憂懼的只有代王、胡瓚和楊一清三人,楊一清是現任的三關總制,自不待言。胡瓚是大同巡撫,楊一清節制三軍前大同軍政他是一手抓的,千總以下官員都是他簽署命令任用的,雖說他是文職,並不通曉軍務,王虎、李義兩個反賊都是軍中宿將舉薦,再由他任命的,可這理兒向誰說去?至於代王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