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長夜(上)(第2/5 頁)
,書包鏈子開了。”
曾蒿停下腳步,俯身去檢查小詵的書包。主袋的拉鍊合得很緊,他還來不及檢視副袋,老人突然從服務檯邊跳了過來,一隻手從外套裡伸出,輕輕拉住小詵的揹包。
“這兒呢,在這裡。”他拉著曾蒿看不到的一邊說,“哎,這拉鍊線頭都鬆了。”
曾蒿沒有抬頭,仍然把手按在小詵肩上,安撫他因為生人接近而引發的緊張情緒。奇怪的是,他可以感覺到老人的視線是落在自己身上——是哪裡出了問題嗎?還是純粹的偶然呢?他又看了看老人藏在外套裡的那隻手。應該是有武器的吧,他心想。
在這耽誤的幾秒裡,距離他們最近的人流也已經走出場館大門,眼看就要把他和小詵拋下。有個站在門邊的保安突然咳嗽了一聲;他的視線緊盯臨街的某家熟食店。店門後方隱約站著一個全身裹得很嚴實的人,正悄悄窺檢視書館的大門。
老人聽見了這聲咳嗽。他的視線也捉住了那個在外面偷窺館門的人,抓住小詵書包的手便鬆開了。趁著當下無人關注,曾蒿輕推小詵,鼓勵他想走就走,不必去顧慮別人的事。他們就這樣從圖書館離開了。兩人沿街漫步,不出須臾,街邊的路燈陸續亮起。看來停電已經結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雖有這樁插曲,曾蒿並沒有特別煩惱。他一邊想著要及早把小詵送回家裡,一邊用餘光觀察這個十一歲孩子的行為。和其他同齡人相比,小詵要顯得瘦弱許多,身高雖說不矮,卻總喜歡低著頭。此時小詵就把視線落在腳前不到三米的區域內,一步一步踩著磚縫前進。
這種習慣放在公共區域有些危險,因此小詵的父母也屢次想要糾正;然而,如果硬要逼著小詵抬頭挺胸,去面對自己身處的整個環境,這個孩子就會立刻被湧入腦袋的過量資訊擊倒,陷入到近似於僵直的狀態;此時再受到更多刺激的話,可能還會因情緒失控而產生極端行為——正因如此,身為教師的父母最終為他辦理了退學手續。
小詵的智力本身沒有問題。按照曾蒿的判斷,至少是要略高於同齡人的平均水準,只是身為高中教師的父母沒有多少時間去教導他,從機構請來的私教又總是難以和小詵溝通。在長達一年多的反覆嘗試,備受挫折與絕望折磨後,曾蒿的偶然出現對於席詵的父母就宛如是蒼天垂憐一般。他們曾經想提供更正式些的報酬,而不是付給暑假打雜的大學生的價錢,但是曾蒿沒有接受,只說自己並沒有時間做全職的私人家教,唯有儘量幫忙而已。不過後來這對夫婦還是回報了他,為他和畢業的學生們牽橋搭線,使他具有了一種既不需要特別費神費力,同時又足以養活自己的工作。雖說並非唯一選擇,卻也使他的任務簡單了許多。或者,用遠方客人的話說,這只是讓他有了一種模仿教育者的錯覺。
是這樣的嗎?他偶然會在空閒時想上一想,但也沒有答案。做這類工作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完成目標:先透過有限範圍內的熟人網路來篩選合適的客戶,再以替人做文獻梳理或蒐集論文的理由獲取賬號,登入各種學術資料庫,搜尋常人不會用到的關鍵詞,甚至是直接查詢由目標所撰寫的論文……因為使用著多名客戶的身份賬號,於網站資料層面他就成為了隱形人;即便依靠深度分析和地址追蹤判斷出“曾蒿”的存在,也不能據此推斷他的動機有問題。
就算真有一雙天眼監視著這個世界,在他真正採取行動前也無法發現他吧。更何況,那雙眼睛還遠不配用“無處不在”來形容。只要微子武器化限制器沒有解除,運算速度只能達到中低水平;更大的缺陷則是由特殊安全協議本身造成的,因為受限的微子不能脫離資料器進行遠端操作,“那個東西”將會高度依賴於電磁波通訊。所以,迄今為止都沒有找到他,大概連範圍鎖定都很難做到……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