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叛徒(第1/4 頁)
離開泡桐屯子,許榮斌的心情猶如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巨石,無比沉重。
作為許府長子,沒能保護好家人是其一,在自己親人去世之後,他卻連過多停留在那裡的工夫都沒有,這是其二,同時這也是許榮斌不得已而為之,並且也是最讓他痛苦的事情。
時間緊迫得不容他有絲毫的停留與喘息,還有諸多關乎大局的重要事務亟待他去處理和解決。
待時局安穩,他再回泡桐屯子,那個時候,他許榮斌定會於父親的墳前,向他老人家請罪。
這回,許榮斌也沒有回信和棉紡廠,而是在回到縣政府之後,便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冥思苦想,他要仔細的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地方疏忽了?
雖說日本鬼子已經投降,然而,那些潛藏在黑暗角落裡的鬼子殘餘勢力仍未被徹底肅清。
他們就像狡猾至極的惡狼,憑藉著對當地地形的瞭如指掌,以及多年積累的作戰經驗,負隅頑抗,拼死掙扎。
肅清鬼子殘餘勢力的任務堪稱荊棘滿途,充滿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
局勢錯綜複雜,危機四伏。
僅僅是這幾天的工夫,許榮斌便面臨著諸多棘手的困境。
情報的不準確猶如在黑暗中摸索,讓他們的行動如同盲人瞎馬;敵暗我明的態勢,更是讓每一次的搜尋和圍剿行動都好似在刀尖上跳舞,充滿了未知的致命風險。
與鬼子共處的這幾年,無異於與狼共舞,這期間,許榮斌不得不中斷與許多人的聯絡。
雖然如今鬼子已經投降,但誰又知道,自己的身邊有多少人在暗中窺視著自己。
要想在短短几天中,獲取足夠的對敵力量,談何容易!
加之當地百姓深受戰爭的重創,心靈飽受創傷,人心惶惶,驚恐不安。
安撫民眾、恢復社會秩序的艱鉅重任也如同一座大山,重重地壓在了許榮斌的肩上。
敵人在暗處,時不時地出來搞一下破壞,錦縣城裡,幾乎人人自危。
但越是這樣,許榮斌越是不能退縮,更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畏懼與猶豫。
突然,許榮斌想到了一點,那就是那些殘餘的鬼子偽軍,肯定有一個非常隱秘的指揮所,否則他們不會這樣有秩序,有規律的行動。
如果能找到這個指揮所,那這些鬼子偽軍的殘留在錦縣將無藏身之地。
可是,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突然,許榮斌眼前一亮,他呼的一聲,站了起來,激動的一拍桌子,想起來了,一定是在那裡!
簸箕口!
常言道:“越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
這裡剛剛剿滅了松本的部隊,人們對這個地方正是疏忽的時候,敵人藏在這裡的可能性極大!
想到這裡,許榮斌馬上帶上石計生和其他幾個身手矯健的弟兄,悄悄來到簸萁口。
許榮斌的目光銳利如鷹,他敏銳過人的洞察到敵人那若隱若現的蹤跡。
他斷定敵人肯定就藏在這裡。不過,此時正是日中時分,熾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敵人不會有所行動。
為避免打草驚蛇,許榮斌吩咐,悄悄撤回去,等到晚上行動。
夜半時分,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簸箕口,儘量不發出任何聲音。
雖然時節已經是夏末,但好在月亮卻是高高掛在天上,使得這些人的視線並不模糊。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許榮斌立刻示意大家停止動作。
他輕聲叮囑道:“注意警戒,準備戰鬥。”
眾人紛紛繃緊神經,握緊手中的武器。
只見一名日軍少尉模樣的人悄悄走了出來,左右張望了一番後,朝著一片灌木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