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機緣(第2/4 頁)
放在其所在方位,若想憑藉一己之力排程調整,不啻於是同自然抗爭,所以此法對施法者本身具有很高的硬性要求,不僅需要施法之人自身境界到達一種無比高深的地步,還要在施法的同時保證自身心神安寧,內外統一,最後再配以強大的神識,深厚磅礴的靈氣及元氣,方能確保施法無虞。
第四種:借法諸天,說是借也不盡然,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換,是以折損十二年壽元為代價,換取一個對時的雙倍修為,雖然此法沒有修為的限制,但對壽元不多的修士來說,使用此法無異於是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第五種:五行秘遁,術如其名,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此法可令修士自由的穿梭往返於五行之中,又可藉助五行達到逃遁的效果,就是速度略有限制。
第六種:反逆陰陽,所謂反逆,便是違逆自然規則的意思,施展此法,可使黑夜瞬間化作白晝,白晝須臾變作黑夜,但此法的弊端是轉變的範圍由施法者自身境界所定,境界越高,範圍越是廣大,境界越低,範圍越是狹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七種:換鬥移星,此法最為逆天,諸天星辰,歷來少有變數,施展此法,能改變星辰的排列方位,就是此法太費壽元,若施法者未曾到達無比高深的境界,使用此法只能使自身壽元枯竭而死,甚至還無法成功。
第八種:架海擎天,顧名思義,此法一旦施展開來,施法者的肉身便會隨著自身心意不斷增長,長到多高,自身力量也會匹配到應有的程度,此法同上清元祖的環天踏地無甚差別,也可能就是元祖的環天踏地,不過名稱不同罷了。
第九種:如意萬化,此法類似於障眼法的一種,施法者可以變成世間一切東西,什麼江河湖泊、山石花草、鳥獸蟲魚、人神鬼妖、全都只在施法者一念之間,但在真正的高手面前,此法猶如兒戲,難登大雅之堂,但好在此法屬於進階類法術,學的越是精湛,他人就越是無法察覺。
第十種:御物大法,雖名為大法,實則也並非什麼都能御,只得御使一些死寂的物品,對於有氣息的生靈,此法是均不可用的。
第十一種:身外分身,說白了就是分身法,施法者使用此法,能瞬間衍生出自己的分身,衍生出來的分身亦同真人無異,不過就是修為上不及本體,且此法共有七重境界,每次晉升,分身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從一化二到二化四,練至後期甚至能衍生出的分身高達一百零八道。
再往後看,什麼撒豆成兵、聚水成海、灰飛煙滅、倒轉乾坤、遣神役鬼、攝魂拘魄、點物成金、調風降雨、指海成陸、走石飛沙、諸多妙處,不勝列舉……
但由於上述秘法太過神異,劉寒鋒也是難以不生私念。
“好啊,好啊,有此等秘法傍身,天大地大,哪裡去不得,什麼妖魔鬼怪虎豹豺狼,全都給他滅殺了……”雙手捧著卷軸,看著上面的文字,劉寒鋒抑制不住的微微顫抖道。
就當劉寒鋒滿心狂熱的將卷軸捲起,想要離去時分,腦海中卻突然出現了一道聲音:如此,同雞鳴狗盜何異?
聽得此言,劉寒鋒立停止步,猶豫著暗自思索道:“雖說都是舊物,但未經師尊允許就隨意收拿,確實過於無禮,這可是法術,不是什麼尋常的功法,師尊隨便放在這裡到底是何用意?”
思索良久,劉寒鋒也慢慢的也從方才的狂熱轉變到了平靜狀態:“算了,若果真想要,待到師尊歸來再作計較也無妨,還是復歸原位吧!”
大利麵前見人品,思來想去,最終劉寒鋒還是強行壓住了內心的貪慾,又將卷軸放回了原處,且不論是何原因放置於此,單是生出未經他人允許,就據為己有的念頭,就已然過錯,畢竟自己此來就只是為了尋找丹鼎,既然找到了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