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4 頁)
閉眼,揮去腦中影像,也不去想朱棣極可能無功而返的結果,儀華默默轉頭,正色道:&ldo;王爺萬事小心,臣妾等你平安歸來。&rdo;
不是凱旋而歸,只是平安歸來!
朱棣目中思潮洶湧,須臾又沉寂如深潭,目光深邃的凝視著她,道:&ldo;本王知道!&rdo;
話音未落,後方烈風送來了一陣紛沓而來的馬蹄聲。
作為此次北征的前鋒,亦是朱棣護衛的朱能,領著十二騎護衛駐足於山坡數丈後,一旁還有徐增壽與府中六騎。
儀華望了一眼朱棣身後,從懷中取出一串墨色絡子,駕馬行至朱棣跟前,探身將絡子綁在他佩劍劍柄處,爾後直身笑道:&ldo;裡面那顆朱紅色珠子,是從道衍大師寺中求得,也未知可有用處,就用來打了個絡子。戴著它……但求個心安吧。&rdo;
朱棣低頭看了看劍上墜的絡子,隻字不提,只深深地看了儀華一眼,突然緊勒韁繩,頭也不回的調頭離開。
坡頂上少了一人一馬,儀華卻沒有即刻離開,佇馬立在 山坡頂,俯瞰著北征的大明軍,直至他們消失在視線中。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初二(農曆),燕王率領大軍從北平出發,皇七子齊王,以及及徵虜前將軍潁國宮、左副將軍南雄侯、右副將軍懷遠侯各率自己的部屬從徵。
大軍輕順義、密雲出古此臺,直指塞外。
塞外狂風暴雪,不宜行軍。燕王出其不意,反兵家常識,在按漠北地形圖有計劃的派出哨兵尋獲地方紮營之地後,一力主張大軍連夜冒雪行軍。
凌晨,夜深雪寒,乃兒不花大軍多在酣眠。忽聞戰鼓號角之聲驟起,重甲響動之聲震天,乃兒不花夢中驚醒,出主帥大帳一看,只見營帳四周火光漫天,大明兵士如潮水般源源不絕地湧來,重重包圍營帳。
乃兒不花與徐達交戰十數年,堪為一員大將。見大勢已去,立即召集親兵千名,以熟悉地勢的優勢潛逃,豈料大明近五千將士早已做了埋伏,此一役,正好成了甕中之鱉。乃兒不花大嘆天要亡他,想他與徐達交戰十數年,每當陷入艷境之時,都能成功逃脫而苟延殘喘,不想這一次連敵方主帥是誰也不知,便陷入絕境。
絕望之下,乃兒不花欲帥一千精兵誓死一搏。
就在這時,大明軍中駕馬駛出一人,乃兒不花一看,竟是相識數十年的好友,觀童。觀童乃奉燕王之命,前去勸降。
乃兒不花雖堪稱一員猛將,卻也是一名貪生怕死之輩,在於徐達十數年的交戰中,可見一斑。當前與觀童赴燕王設的宴席,席上同意投降,並全軍歸附燕王麾下。
是年四月,燕王首戰大捷,凱旋而歸。
這一仗,燕王不費一兵一矢,至獲乃兒不花全部以歸。
彼時,晉王亦班師回朝,卻是未見乃兒不花大軍一面,無功而返。
(鴛鴦戰襖:明找的一種戰襖。)
第194章 對弈
就在晉王鎩羽而歸、燕王大獲全勝,這一舉國震驚的大捷傳回京師 的後一個月裡,一名御史上疏彈劾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今上聽其彈劾, 問責李善長與眾多功臣乃胡惟庸同黨。於是,時隔十年之久,&ldo;胡惟 庸案&rdo;舊案重提,京師一片腥風血雨,以李善長為首的文臣大勢伏誅, 更牽連至死者高達一萬餘人。
這一次,洪武年間有功文臣,全數斬殺殆盡。
這一月,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民間文人雅士激憤。今上濫殺功臣的 流言四起。
只在這時,皇八子潭王因駭其泰山大人涉入&ldo;胡獄&rdo;被誅,未及弱 冠之齡自殺。同一時,晉、燕二王率北征大軍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