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山在虛無縹緲間(2)(第4/5 頁)
人物,不是星宿轉世,便是天神下凡。糜家若是能助劉縣尊取得棉種,還有更大的富貴擺在眼前,糜家怎可放棄千載難得的良機?失去光大門楣的良緣?”
糜信叨叨完,其他人也紛紛表態,糜竺一看贊成與反對的人數恰好各半,不由得沮喪,只好說道:“暫且走一步說一步,傳話下去,令去南海販運的船隊著實留意棉種,不得有誤。”
負責南海船運的一個族人站起來領命後,糜竺擺了擺手,解散了家族會議。
時光如梭,轉眼之間,公元186年又過去了,187年到來。
張溫平叛不能建功,便上書皇帝劉宏,言道:叛軍內亂,韓遂殺北宮伯玉、邊章、李文侯,收其兵,擁眾十餘萬,勢大難制,請皇上速派援兵。臣聞遼西公孫瓚驍勇,麾下烏桓突騎罕逢敵手,乞我皇遣之相助。
張溫的奏疏遞上來,劉宏便召群臣商議。
中山相張純不知道從什麼渠道得知了此事,心說自家一身好武藝,卻沒有領兵的機會,如今皇上和群臣商議派誰帶兵,肯定是對公孫瓚那毛頭小子不大放心,這不是瞌睡給枕頭,機會來了嗎?立馬寫了道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劉宏收到張純的奏章和白花花的銀錢,心裡拿不定主意了,張溫要的是公孫瓚,若是派了個張純過去,一旦鬧得不合,張溫那廝便有了推脫,若是不讓張純去,這銀錢看著真可愛啊!罷罷罷,派個小黃門去問問張溫不就得了。
張溫牙咬得死死的,點名還是讓公孫瓚領兵。劉宏得報無奈了,只好按照張溫的意見下旨,於是公孫瓚準備率領三千騎兵,馳援張溫。
張純得到訊息後,氣得幾乎吐血,心說老子報國無門啊,這天殺的皇帝老兒,收了錢不辦事,就別怪我不客氣了。當下書信一封,送到了泰山郡太守張舉的手裡。
張舉收到信後,辭官不做了,連夜帶著家兵回老家與張純匯合。張純此時已經說動了烏桓首領丘力居,三人坐下開了個研討會,研究了下起事以後如何分贓什麼的,就分頭帶著人馬開始造反了。
張純、張舉叛亂,殺掉了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聚眾十餘萬劫掠幽、冀二州,登時天下震動。
公孫瓚這邊帶著人馬剛走到薊縣,聞聽張純、張舉叛亂,立馬調轉了槍口,跟叛軍幹了起來。此時劉備正帶著關、張二人也在軍中。
捻著手心裡幾粒毛茸茸的種子,劉駒開心的笑了起來。皇天不負有心人,棉種終於找到了。
棉種是今天中午送到的,量不大,只有二十多斤,只能夠播種十畝左右的土地,但這已經足夠了,一年之後,棉種的數量會翻著跟頭往上漲。
“縣尊,”程昱不高興的說道:“您貴為一縣之首,怎能做如此粗鄙的活計?”
“仲德先生,”劉駒對程昱動不動就拿自己是縣令說事不感冒,“棉種金貴,我若不親自動手播種,試問闔縣衙眾人誰會?”
老好人陳宮出來打圓場,“仲德先生言之有理,依我來看,縣尊親自指導,找幾個老農去做就可。”
好吧,說不過你們,劉駒只好屈從。
“還有一事,還請縣尊斟酌。”陳宮盯著劉駒,見他點頭,接著說道:“張舉反叛,泰山郡守空缺,縣尊豈有意乎?”
劉駒一愣,略一思索,看向程昱,“仲德先生怎麼看?”
“誠千載良機也。”
“好,”劉駒輕輕拍了下桌案,“那就請仲德先生攜帶財貨,去帝都運作。”
程昱袍袖一攏,雙手高拱,“昱必不辱命。”
幾天後,劉駒讓典韋揹著已經泡發出芽的棉種,來到了選擇好的一塊土地上,指導著幾個老誠的百姓開溝、撒種、澆水後,然後用鋤頭小心翼翼的掩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