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帝都的決斷(第2/2 頁)
天武大帝一向多疑,要不是如今是多事之秋,以他的性情早就無法忍耐宗仁昌了。
緩的一緩,天武大帝才說道:“就按荀卿所言,即日起…與金兵和談。”
“陛下。”
宗仁昌大急,還想要進言。
天武大帝卻再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結了。
猛虎低頭乃是最大的恥辱,這樣的恥辱天武大帝雖然能忍,但和談之事每多談論一分,都像一把把利刃,砍在他的臉皮上。
當下叫道:“此事到此為止,不必多言,老將軍還是想想怎麼才能快速的把反賊鎮壓下去吧。”
宗仁昌絕望的閉上了雙眼,知道和談之事已經蓋棺定論,再也不復修改。
這時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的的浮現了那個矮小的身影。
幽並涼三州一旦放棄,他可還有半分活路?
宗仁昌已經可以想象到那個畫面了,磅礴如海一樣的金兵一遍又一遍的衝擊著那座孤城。
而龍不祥苦苦支撐卻再也等不到任何援兵。
他縱有蓋世的才華最終也只能在茫茫兵海中無力的被淹沒。
可是會議已經開了三天,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人提起過他。
其它人不提可以理解,可是天武大帝呢,那畢竟是他的親子啊。
他到底有沒有想到過,一旦放棄了三州之地,就等於把他的親子逼上了一條絕路。
要麼降,要麼死!
再也無第二條路可走。
其實宗仁昌心裡何嘗不清楚,如今根本不是和金兵開戰的最好時機。
反賊作亂是一個原因,但大宋重文輕武,兵力疲憊,遠不能與金兵一戰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他也說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要一直堅持收復三州。
真是像自己說的那樣,是為了數百萬邊軍百姓?還是僅僅是為了那名唯一的弟子呢?
想到龍不祥,宗仁昌心中一暖,還想做點什麼為他掃除一些禍患,便道:
“陛下,三州失陷之時,王守義和王倫二人畏敵如虎,躲在神鳴關內不敢出關半步,眼看著三州盡陷敵手。”
“三州之所以淪落的如此之快,這二人實在是罪魁禍首,還望陛下嚴懲此二人,以安民心。”
二王皆是荀氏門生,荀守成見狀立刻叫道:
“陛下,老將軍所言微臣實在不敢苟同,若非二位王大人決斷明確,此刻怕是連神鳴關也已落入敵軍之手。”
“二位大人忍辱負重,替我大宋江山保住了神鳴關,如今才有了和金兵談判的底氣,否則一旦神鳴關失守,金兵南下再也無險可守,那才是滔天的大禍,兩位王大人實在有功無過,還望陛下明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