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5 頁)
已滿面笑容地走了進來:“沈大人,皇上口諭!”
沈策忙起身下跪聽旨。
原來宋淵在御書房打發走杜興和王炳後,想起翰林院裡的沈策,覺得那小子明明一肚子的算計卻滿臉純潔無辜的樣子很對他的脾性。他如今身邊正缺一個像沈三那樣目光敏銳,又剛直敢言的人。而沈三因為出身勳貴,和朝中的文臣都不親近,正是所謂的孤臣。
宋淵越想越覺得沈策順眼順心,一激動,便叫近身太監劉公公帶著口諭來了翰林院。
他本想就此下旨提沈策為從五品侍讀學士,好讓他即刻就到自己身邊來。可是又想了想,覺得沈策到翰林院不過才兩三個月,半件功勞還沒有,就忽然升他的職,難免招人嫉恨,更怕沈三因此會了有驕嬌之氣,反而倒不好了。
還是慢慢來的好。
因而,劉公公帶來口諭:“……撥十位編修助沈編撰修編《縱卷》……”
等沈三編撰好《元龜縱卷》,便就可以算他已有功勞一件,到時升他的官也有了正當的理由。
宋淵是這麼打算的。
沈策雖不知道宋淵的打算,但皇上給他增添人手總不是壞事,聽完口諭後謝恩:“臣多謝皇上!”
但雖然皇上這口諭是好事兒,但沈策這世入翰林院的目的並不是編書,他眼下最關心的還是湖廣茶稅案,也不知昨天他對皇上說的那些話皇上信了多少?
前世他從北疆回京時,朝政早已落在宋恪和杜興手中。他也曾懷疑宋恪和杜興之間除了姻親利益外,還有其他利益捆綁,只那時內閣已被宋恪完全握在手裡,他根本無從下手去查。
因而重生後不久,沈策便派了人手調查杜興,去年秋天終於發現端倪。
第五十四章 茶稅
湖廣省是大周朝的產茶重地,這幾年來茶稅逐年加重,朝廷所收到的稅銀卻年年減少,今年更是隻有區區幾百兩銀子。而沈策派去的人到當地茶園去暗訪問茶農時,卻得知數年來湖廣茶葉年年盛收。
內閣裡管賦稅的戶部尚書王炳出自杜興門下,湖廣佈政使李成元是杜興的大女婿,湖廣地方官員中杜興的門生更是比比皆是,扯藤牽蔓,竟都似和杜興有關。
更讓人懷疑的是,湖廣省茶稅明明漏洞百出,都察院卻偏偏毫無動靜,追溯上去,怕和宋恪也逃不了干係。
沈策當即增派人手,深查杜興。
時經幾月,派去的人總算查出些眉目。
原來數年來宋恪和杜興夥同王炳勾結湖廣省地方官,不但貪汙朝廷鉅額茶稅,還每每低價強行收購茶農的新茶,順水路運茶出海,謀取暴利。
按說有了宋恪黨這樣的把柄,自然應該讓皇上知道。但沈策現今只是翰林院修撰,宋恆也只任著御前閒職,兩人都沒有資格過問此事。李皇后雖然孃家無人,但她先是岐山王正妃,後來是中宮之主。經營多年,手裡也頗有些心腹權臣,皇后薨逝後,這些人便都投在宋恆旗下。沈策和宋恆商議後便授意御史,上書彈劾王炳。
沈策手裡雖然也有宋恪和杜興與湖廣地方官勾結的證據,眼下他卻不打算就拿出來。
他知道宋淵還是岐山王時就和杜興走得極近,換句話說,當年宋淵宮變奪位,杜興在裡面有不小的功勞,說起來也算是有從龍之功,宋淵至今在某些方面對他都頗有忌憚。所以不對杜興出手便罷,出手便須得一舉扳倒,以免後患。
宋恪就更不必說,大皇子宋忱被廢后皇上最信任的就是他。所以即便有證據證實宋恪和湖廣茶稅案有關,到最後皇上也極有可能高抬輕放,對他略施懲罰了事。
如果太急於求成想要一網打盡,結果反而可能會打草驚蛇,暴露他和宋恆。穩妥起見,他們只能放棄彈劾宋恪和杜興,全力對付王炳,各個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