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造物主創造萬物,一切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一切都有存在的理由。
而大火會將這一切破壞和毀滅。
火從我手中燃起,吞噬掉它所覆蓋的所有事物。
火本無罪,奈何被人操縱著漫延在這世界裡。
在無情的大火面前,沒有希望,沒有僥倖,沒有倖免。
大火燒毀了城外所有的鄉鎮和村莊,又吐出了滿天的濃煙,掩蓋了周圍。
我的視野中已經看不到遠處的城池。
趁著濃煙,我到達指定的集合地點。
然後隨著大部隊撤離到了附近的山脈之間。
……
賈詡鐵青了臉,張繡和陳宮摸摸頭上的冷汗,誰都沒有說話。
我的做法太卑鄙,沙盤對戰史從來沒有出現過我這樣的無賴。
攻城掠池的目的是搶地盤,擴張自己的實力。
城池只是一個地區的中心,它的存在主要是為管理城外的鄉鎮,村莊,田地,工廠,礦井等等,沒有周邊的這些,那麼這個城也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
三國時代,少有孤城固守的戰鬥,大部分的戰役都是在城外決定了勝負。
而我們所謂的攻城,守城也只是圍繞一個城池,在其周圍進行的對陣戰鬥。
真實的戰鬥中不可能出現像我這樣不顧一切燒毀所有的做法,什麼都燒沒了,我們還攻什麼城?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那是白開心的專利,被我剽竊了一下,用到了這場比賽中。
我看著賈詡,嘴角含著一絲笑。
好一會,賈詡才舒展面容,灑脫一笑:&ldo;呵呵,我輸了。&rdo;
即使在沙盤上,這種焚毀一切的做法也是禁忌,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我這麼做,是想讓賈詡明白,假如他們不乖乖的聽話,那麼我可以做些什麼。
對我來說,此地原來就不是我的根據地,大不了一把大火燒光,我就拍拍屁股走人。
賈詡是個聰明人,他習慣把握大局,我和他的對戰根本就不是為一座城。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
讓他不放心的是我的態度。
我讓他看到了一個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人,一個可以冷血的毀滅一切的人。
呂布原本不是一個殘暴的人,他只是一個固執的人,認定了事情就會去做的人。殺丁原,誅董卓,他都有自己的立場,他固執的不懂迎合世人的想法,他不懂明哲保身,所以他被人稱為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小人。
事實上,在三國歷史中,呂布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大惡。
他沒有為了洩恨,故意誅殺敵方十餘萬百姓,沒有在戰後坑殺成為俘虜的敵軍。
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也不是一個冷血的統帥,所以最終沒有在三國亂世中活下去。
賈詡恰恰是另一種人。他自私自利,習慣利用別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習慣在戰場上用盡一切手段消滅敵人,他不在乎別人的生死,他只看重對與錯。
我的做法對別人沒有用,對賈詡那是臭味相投。
在張繡手下他並不得志。雖然張繡一直看重他,可張繡本人太過正直,又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賈詡那是龍困淺灘,空有一肚子的抱負,難以施展。
他需要一個能讓他放手施展長才的主公,他一直在尋找,也在等待。
我現在讓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呂布。
用比賽的方式決定談判的結果,卻在比賽中使用卑鄙的手段奪取勝利,這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才有的做法。
不顧一切的毀滅敵人,不管對自己有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