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南海明珠安不納(第1/2 頁)
石塘嶼群島,總面積約為二千一百餘平方公里,由二百七十餘個大小島嶼組成。
十四世紀大明初年,明成祖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時,發現了納土納群島,可作為艦隊在海上中轉的驛站,於是在此駐紮部隊並開始興建營房、倉庫等基礎設施,並將這裡命名為“石塘嶼”。
從此時起,石塘嶼群島併入明朝版圖,成為了中國不可分割的國土。
此後數百年間,來南洋進行捕撈的漁民越來越多,數萬青壯年男人在此往返歇息,這裡逐漸被開發起來,呈現南海少有的繁華景象。雖然朱棣死後,被短視的文官認為,是“勞民傷財”的下西洋行動,逐漸被文官集團制止,但在明宣宗時期,大明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活動返航時,明廷已經意識到,石塘嶼群島的重要戰略位置,於是開始派人長期駐守該島進行管理,並鼓勵漁民遷居於此。
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將島嶼命名為安不納島,意思是安居樂業,不用納稅。下令在該島上的大明居民,永世都不需繳納賦稅。
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漁民遷入該島,石塘嶼群島成為了大明帝國最南邊的堅實國土。
二百餘年後的明朝末年,經過大航海時代的發展,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侵佔了石塘嶼群島,並強迫世代居住於此的華人,學習荷蘭語,並向其交納賦稅。
由於此時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瀕臨崩潰,無暇顧及這塊海外之地,荷蘭人就在此定居下來了。
明朝滅亡後,該地湧入了大量明軍殘部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漁民,他們聯合原住民在廣東潮州人張傑緒的帶領下,將荷蘭人趕出據點,並建立納土納王國,擁戴張傑緒為王。
此外還有廣東人吳元盛,在西加里曼丹地區建立了“聚勝公司”。後來吳元盛的下屬羅芳伯聲望越來越大,建立了“蘭芳公司”。
蘭芳公司在西加里曼丹地區不斷壯大,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多,當地的部落酋長也紛紛投靠蘭芳公司。羅芳伯隨即建立了“蘭芳大統制共和國”,自任元首。至此納土納群島,西加里曼丹,都被中國人控制。
19世紀初,隨著納土納王國的末代繼承人逝世,內部矛盾激化、紛爭不斷,納什納王國瓦解,並再一次被荷蘭殖民統治。
此時已是清朝,清廷自視為天朝上國,又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因此絲毫不顧及海外的廣袤領土,對荷蘭人的野蠻侵佔毫無反應。
二戰時期,這裡被日寇佔領,當地華人再次慘遭屠戮。二戰後,由於歷史原因,這裡被印度尼西亞吞併,把我華夏幾百年歷史的領土,稱為廖內群島省。
重生人士李一帆,對於華夏曆史上的領土,有一種狂熱的執著追求,華夏曆史上的領土,沒有一寸領土,能白白的送給他人。
秦忠孝思考了兩天兩夜,作為曾經的華夏的職業軍人,和李一帆兩人一拍即合,“苟為民族生死以,豈能福禍以避之?”
第三天一大早,安保公司一半精英員工八十餘人,在李一帆、秦忠孝兩人帶領下,乘坐三艘美式軍艦,從香港維多利亞港出發,前往納士納群島,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石塘嶼駛去。
石塘嶼位於南海海域,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全年高溫,雨量充沛,島上屬副熱帶森林,盛產優質木材、香料、椰子、可可、大米、玉米、各種海洋魚類產品。
三艘軍艦,浩浩蕩蕩在簡陋港口靠岸,已經全部美式裝備的八十餘名安保人員,早已經訓練有素,像合格的軍人一般,快速衝上納士納群島,快速佔領島上的郵局、政府,控制了所有電臺、港口和船隻。
對島上的年輕人強制徵兵,並立即開始訓練,當天夜裡,李一帆在港口附近的樹林中,從空間裡放出一批,來自印尼陸軍倉庫的裝備,坦克車和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