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千年商都五羊城(第2/4 頁)
農耕業和畜牧業尚未發達的時期,南越先民除了捕魚打獵,還會依靠林間的各類昆蟲補充蛋白質,養成了喜食鮮活、生猛食材的飲食習慣,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廣東人飲食廣泛的印象
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市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這些菜點是大眾化常吃的美食。
廣州市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等,眾多特色美味小吃不勝列舉!
有美食的相伴,才是幸福快樂的人生。
六十年代的廣州市,已經有著非常靚麗的美景,珠江夜遊是廣州“羊城八景”之一,極具特色的遊樂專案,遊客可以乘坐遊輪,欣賞珠江兩岸的夜景,包括人民橋、解放橋、海珠橋等跨江大橋,以及江灣橋、海印橋等。
,!
越秀公園包括越秀山,以及周圍的小山崗和湖泊,擁有五羊雕像和鎮海樓兩座廣州標誌性建築,以湖光山色、鬧中取靜著稱。
白雲山以其秀麗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著名,曾以“白雲松濤”和“雲山錦秀”勝景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
建成於1937年的愛群大廈,直到六十年代末,都是廣州的第一高樓,是當時城市的重要地標。
1933年建成的海珠橋被稱為“千年第一橋”,是當時廣州市區唯一的跨江大橋,後以“珠海丹心”的名義,入選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
六榕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勝古剎,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與光孝寺、華林寺、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名剎。
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以其精美的建築裝飾藝術而聞名嶺南。
光孝寺是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擁有眾多珍貴的佛教遺蹟遺物,1961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蓮花山位於番禺區,擁有國內罕見的古採石場遺址,明代的蓮花塔,清代的蓮花城都是讓觀光休閒的人流連忘返之地!
珠江大鐵橋(雙橋)1960年建成通車,是通往粵西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周邊綠樹掩映,細雨時分的“雙橋煙雨”是廣州市的一大美景。
這些美景不僅展示了六十年代初,廣州市區的自然風光,還體現了這座美麗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李一帆沒有閒心旅遊看景點,直接來到廣州市著名的商業區十三行!
這裡涵蓋經營著珠寶、棉布、瓷器、絲綢、箍(豆餅)、鑄鼎、糖、絲線、魚、紙、茶、造船等13種行業。
十三隻為特指數,不確定只是十三家商行。
十三行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半島與文化公園的北面。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在廣州城西南珠江邊開設洋貨行,又號稱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
1757年,隨著乾隆皇帝僅留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上諭的頒佈,清朝的對外貿易便鎖定在廣州十三行。
位於珠江邊上的中外交易場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係。這裡擁有通往歐洲、拉美、南亞、東洋和大洋洲的環球貿易航線,是清政府閉關政策下,唯一倖存的海上絲綢之路。
葉天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