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生始於足下(第3/4 頁)
需要收山回家準備晚飯的時候了!李一帆空手回到撮羅子燒水做晚飯吃大碴子粥,原因是什麼也沒有打住,倒是嚇得不少松鼠、野雞、和林地邊緣大草甸子裡,偶然遇見的三支東北習慣叫跳貓子的野兔子飛速逃跑,狼狽不堪!
上午挖掘地窨子下午學習打獵進行到第四天的晚上的時候,李一帆的處女獵完成了!一隻二斤多的野雞,竟然自絕於林海非常不幸地在受驚起飛逃跑的時候,撞到李一帆射出來的石子上,翅膀受傷鑽進草叢中躲避被抓到。
證據是獵人射擊瞄準的那隻野雞飛出去一百多米後,向後邊的李一帆更加大聲的叫喚好一陣子!估計是罵獵人對野雞家族的驚嚇和不講武德的突襲!
只是沒有人能聽懂而已!
李一帆有著上一世完整的記憶,在東北這個“棒打紫貂瓢舀魚,野雞兔子滿地走。”的富饒寶地上,三花五羅十八子可是美不勝收的美食,不抓魚吃魚就不算來東北一趟!
沒有漁網?沒有魚竿?都沒有問題!
找一點柔韌的細枝條編織一個肚子大一點,一端是蓋子可以開啟,一端是佈滿枝條倒刺的常開進口,技術是順著鑽進來的時候,枝條彈性作用鬆開讓大小不一的魚可以順利鑽入藤條魚簍內,另一端的蓋子現在封閉,倒刺防止鑽進來的魚在逃出去,等投放魚簍的人把魚簍拉出水面,解開綁紮好的蓋子,輕鬆倒出來被魚簍內的誘餌誘騙來的所有魚類!
李一帆花費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尋找柔韌枝條、編織魚簍、放入誘餌、投放魚簍,一氣呵成,從今天開始到冰封河面結束,隨時想吃魚了,水泡子拉出魚簍,最少在六零年代,倒出來的魚絕對會讓你眉開眼笑、滿載而歸!
最主要的這還是全天然、無汙染、無公害、無農藥殘留的真正無公害綠色食品!
還是全天候保鮮、包活蹦亂跳、包繼續生長的鮮魚吆!
第二步規劃實施地窨子的計劃施工,進行到第六天挖掘施工結束了!
在斜坡四十五度左右的緩坡前面,預計向山坡方向的北面開挖兩米左右就可以得到一個地下水平立面最少有不少於兩米五左右的垂直立面!在這地方開始挖掘長三米、寬三米、高二到二點五米的地下空間,估計需要挖走二十到三十多立方米的土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許多地方的地窨子都是在平原地方向下挖掘,挖出來的土壤在周圍堆起來,這樣的人工成本會少很多很多。但是,這樣的地窨子保暖效果好一點但是防潮和防水效果極差!
為了讓地窨子足夠結實,李一帆所選用的木料,都是直徑二十厘米左右的松樹原木。放在坑中的門口的兩根立柱和滿鋪屋頂的橫樑用料更粗。
立柱立好,架上橫樑,一根根原木密密鋪設,整個地窨子弄得相當結實。
隨後,他在頂部鋪一層剝下了的樺樹皮,上邊再鋪上了厚厚一層烏拉草,原本是想按照老方法剷土覆蓋的,可考慮到接下來進入雨季,雨水的沖刷下,泥土容易散落,他最終選擇弄了不少烏拉草混合地下挖出的黃粘土,糊滿整個屋頂,抹平。
有了烏拉草和山茅草的拉連,黃泥不會那麼容易開裂,有類似於水泥鋼筋混凝土板面的效果。
坑裡四壁,也密密排滿二十公分左右中間破開的原木,用釘子橫木扎牢。
這座高出地面一米左右,面朝南面,留了小門和小窗的地窨子!
坑裡四壁,也密密排滿原木,用釘子橫木扎牢。在地窨子的側面的原木上,預留一個八十公分的暗門!這是準備在側面掏出一個地窖,東北的冬天,凍土層超過一米五,必須有一個地下菜窖,才是居家必備的建築工程!
地窨子的門採用破開的原木拼湊裝訂而成,和門口兩邊的立柱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