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秦不是漢的威脅(第3/5 頁)
的條件,其目的卻是要給蕭何留下一個秦很珍惜現有的和平局面之錯覺。
陳平陰險,可見一斑。
_
咱們這個胡亥並非是良善之輩,縮回關中只是一種為了再重取山東的戰略性退卻舉措,這一點曹參心知肚明,陳平的話不過是一種政治謀略,曹參也是理解的。可曹參仍然心存幻想,希望劉邦能就此收手,並向關中稱臣。
曹參在秦廷這幾年裡認定了胡亥是個關注百姓生活的皇帝,還是個能聽進諫言的皇帝,不然他也不會成為把皇帝比為聖人的始作俑者。
山東戰火如荼,關中卻是一片安寧,皇帝投入山東平叛的主要兵力是刑徒佔了大半的秦銳,從關中百姓中徵兵只執行了很短的時間就隨著任囂帶回百越卒夫,也都重新歸民,因此關中民間完全沒有一絲一毫因戰爭而產生的陰霾,頗有“秦女不知山東亂,隔水猶唱後庭花”的感覺。這極大的方便了曹司農的工作,且皇帝重手工業發展和行商,也讓有了餘糧的百姓生活品質頗有改善。
所以曹參甚至對未來秦軍再出關中、重新橫掃山東有了期待,若皇帝分不同地域對秦律進行適應性改變減少山東百姓精神壓力,加上農耕和工貿政策推行,這樣的皇帝確實適合成為全天下的聖主。
他現在對秦人巨大的軍事潛力非常清楚,雖然陳平剛才所述的秦軍配屬上,當下確實沒有多少機動兵力可用於重伐山東,但作為九卿之一,曹參知道只要秦廷開始動員,輕鬆就能徵集十五到二十萬經過定期軍訓的軍卒。北疆若以屯田降卒組軍防範匈奴,章邯至少可抽調十五萬秦銳立即借道代國殺入趙地,而且代國本身至少還可為大秦提供五萬以上的兵員。
四十萬!曹參自己都被自己的估算嚇了一跳。
這還是皇帝在基本不影響北疆、河西防禦的情況下,立時就可投入的軍力。要是皇帝再從河西軍中抽調四萬,將部分守關軍轉為攻擊力量,加上中尉軍就是不低於五十五萬!
曹參一驚之下馬上醒過悶兒來,原因在於自己算上了九原屯田降卒。這些人的存在雖然上次已經告訴了蕭何,等於透過蕭何之口洩露進了山東,但由於九原遠在北疆,一般人出於思維定勢,通常不會想到把被髮配到苦寒幽遠之地的這些人再看作一股強大的武力,只會當作刑徒一般認為被老秦欺壓著,因此也就不會算進大秦的兵力裡。
曹參嘆了口氣。
兵源因素外,司馬昌全心冶鐵,再有一兩年鐵刀就能在秦軍中完全替代銅劍。匠師臺裡也是新品迭出,軍事裝備上山東諸侯更是無法與秦軍相抗衡。
現在聖人只是體恤百姓生活壓力和關注軍卒生命,不想增加無謂的傷亡,所以才靜觀山東內鬥,以待山東各方打的精疲力竭的時候,突然出兵坐收漁人之利。
曹參當然也知道皇帝想要山東出現兩到三方力量進行內耗的策略,而且劉邦就是皇帝很“期許”的一股主要力量。可作為曾是劉邦、蕭何一眾兄弟中一員的他,對這幫老兄弟們的感情依舊深厚,所以內心中並不願意他們拼死拼活後,被自家的聖人從身後一鼓聚殲掉。
曹參不會把皇帝的陰險政策透給老兄弟們,因為他已被皇帝折服而無比忠誠。可他還是希望劉邦能擇機歸順聖人,這樣當秦軍重入山東時,劉邦若能為大秦出兵當馬前卒。從代國與南越國的先例看,聖人不是始皇帝,並不急於實現天下一統於中央,而是會透過一部分封國慢慢過渡,所以給劉邦一郡兩郡之地立國並不是不可能的。
要是劉邦能夠順服,曹參既可全了兄弟之義,還能以自己現有的地位和權力更大限度的幫助這些老兄弟們。
但是,這可能嗎?
以實現聖人要山東內鬥的情況看,山東各股勢力中也只有劉邦和老兄弟們的野心能讓山東鬥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