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第2/3 頁)
就從身毒撤兵,將近10年的亞歷山大遠征,終於結束了,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首都,建立了一個不輸波斯帝國的龐大帝國。為了安撫百姓,平復騷動的人心,亞歷山大與大夏貴族羅克珊娜,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兒斯塔提拉結婚。但不幸的是沒過多久,亞歷山大突然患病,匆匆離世。
由於死亡的突然降臨,亞歷山大未明確他的接班人,導致爭奪王權的激烈鬥爭。在鬥爭中,他的母親、妻子與兒女都被反對黨殺死。將領們紛紛擁兵自立為王,馬其頓王國從此分裂。亞歷山大龐大的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將之間經過幾十年的鬥爭,建立了一系列希臘化國家,馬其頓王國僅據有巴爾幹半島一地,亞歷山大最好的朋友和將軍託羅密一世建立了埃及託羅密王朝。塞琉古一世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安提柯一世擊敗了入侵希臘的凱爾特人,並自稱馬其頓國王,建立安提柯王朝。
想要了解一個人,也要了解一個人的生平和愛好,在亞歷山大檔案一欄,劉叔也發現了一本《荷馬史詩》和“亞里士多德”的書。
荷馬史詩是由希臘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伊利亞特敘述阿開亞人的聯軍圍攻特洛伊的故事,因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故名伊利亞特。奧德賽敘述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園,佔有阿波羅呂克昂神廟附近廣大的運動場和園林地區,被稱為逍遙學派。這裡亞里士多德的書很多而且幾乎包羅永珍,工具論,形而上學,動物志,論天,論生滅,論靈魂,論美德和邪惡……劉叔從沒有遇到過如此博學多才的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執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這和鄒衍的五行學說又很相似。
同老師柏拉圖一樣,他認為城邦高於公民,但是他也主張人有自己的權利,要求實現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結合,在立法問題上實行民主,行政上實行君主制。他希望藉此在維護城邦整體利益時保證公民的各種利益,並提出了分權學說。亞里士多德認為最高的存在本體就是神,就是善,他的這個說法也是來自蘇格拉底的。
除了亞里士多德的書籍這裡還有柏拉圖的尤息弗羅篇、克拉底魯篇、理想國、克里底亞篇等書,《理想國》柏拉圖寫道,有一日蘇格拉底的好朋友在公共浴池泡澡,並正在想自己作為貴族以後怎麼能更好的壓榨手下的奴隸們,這時蘇格拉底不請自來,聊起他的哲學觀點,但是身為貴族的你並不想和蘇格拉底辯論,因為每次蘇格拉底都可以從任何角度論證自己的觀點。你最喜歡討論洞穴理論,所以蘇格拉底今日就和你討論洞穴,他說道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就如同住在洞穴裡的囚徒,只能背對洞口的囚徒,他們只能看到外界事物投來的影子,並以為這就是真實的事物。而受過教育的人,就像是從這些囚徒中逃出來的人,他們走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實的世界,開啟了別樣的人生。於是你和蘇格拉底討論逃離的囚徒會適應新的生活嗎?他們願意相信真實的世界嗎?如果逃離的囚徒回到洞穴中,該如何和他從前的朋友們交流外面的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會接受他的觀點嗎?還是會將他視為異類,最終驅逐他呢?
柏拉圖的《理想國》把公民劃分為衛國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個階級。在這個國家中,女人和男人有著同樣的權利,存在著完全的性平等。國家可以為了公眾利益而撒謊。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做自己分內的事而不應該打擾到別人,國家由哲學家來統治。柏拉圖還認為宇宙開頭是沒有區別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