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半個月後,溥儀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由光緒皇后隆裕和醇親王載灃攝政。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亡。
001 偷魚賊
“為解開‘光緒之死’這一清末歷史謎案,從2oo3年開始,中央電視臺、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組成了‘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專家們歷時五年,由光緒帝砷入手,利用‘中子活化’、‘x射線熒光分析’、‘原子熒光光度’等一系列現代專業技術手段,經科學測算,光緒的頭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屍體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二百多毫克。專家由此推測,光緒可能死於砒霜中毒……”
“砒霜中毒?”剛回寢室的謝林一進門便看到地上有張報紙,他開啟屋裡的日光燈,隨意瞟了幾眼,現報紙上多是一些減肥藥或者保健品之類的廣告。唯有這一篇關於光緒之死的新聞報道稍微引起了謝林的興趣。
只是當謝林看到文章最後,卻現文中又借題揮,開始推銷起某種排毒藥茶來,說現在大家平日裡吃的東西越來越不衛生和健康,什麼三聚氰胺,什麼地溝油,如果大家每天都能夠堅持喝一杯這種排毒的藥茶,便能夠把攝入體內的毒素排出去。文中還借某某專家之口調侃,說光緒皇帝中的可能是慢性毒,如果當時他也喝這種排毒藥茶的話,說不定他身體裡的砒霜也能夠排出去,就不會那麼早死了。
“這也可以?”謝林不由哭笑不得,暗歎這篇文章的作者實在有才華,還能把廣告說得如此有‘內涵’和‘深度’。
他把報紙隨手丟進床邊的垃圾桶裡,放下揹包,走到陽臺前。
陽臺位於室內,所以所謂的陽臺其實不過是一扇大玻璃窗。窗子左側,擺著一張小方桌,桌子上則有一個電話機和一個玻璃魚缸。
玻璃缸裡還養著幾條金魚,謝林仔細數了數後,卻是咦了一聲,面露意外之色。
剛放暑假的時候,因為班裡男生只有謝林一個留校,回宿舍的時候他有時也不免會覺得無聊,心血來潮之下便跑去學校邊上的花鳥市場以一塊錢一條的價格淘來了十幾條小金魚,之後一直養在寢室裡。他原本是想反正便宜,死了也不心疼,所以除了換換水,喂喂食之外也沒怎麼費心思去照看。
不過這幾條金魚卻是挺爭氣,雖其貌不揚,而且看去整天無精打采的,也不怎麼吃食,但一個多月下來這些金魚就死了兩條,其它的金魚還微微長大了一些,原先不過指甲蓋大小,現在卻大多有了半個拇指大小。
可不知怎麼回事,最近這一個禮拜,他養的這幾條金魚卻是接連出現了狀況。更確切地說,這些金魚是接連莫名地失蹤了,連屍骨也沒有留下。而且每天都是不多也不少,總會有一條金魚失蹤,好像憑空消失不見了似的
一個禮拜下來,現在魚缸裡就只剩下了三條小金魚。
按理來說,如果金魚是得病死了,不可能連屍體也會不見,所以謝林懷疑該不會有貓躲在寢室裡,趁自己沒在的時候把魚給偷吃了。所以他還在寢室裡好好找了一遍,結果卻什麼也沒現。
按理來說,就算是有貓兒進了寢室好了,也不大可能把水裡的魚給吃了。而且在現金魚莫名失蹤後,每次外出的時候,謝林總會特意把門窗給關嚴實了,所以白天就算蚊子也別想飛進來,更別說貓了。
但是每天晚上謝林回到寢室,就會現魚缸裡的金魚必定又會少一條。
這讓謝林百思不得其解,也是束手無策。
只是今天,謝林原本以為這金魚肯定又會少一條,結果剛才一看,卻現這魚缸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