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孤身一人(第1/2 頁)
朱祁鈺微微一笑,示意吳笙繼續說下去。
吳笙眼神中透露出對朱祁鈺的敬意,小心翼翼地問:“為何殿下如此執著廢海禁,小民聽聞沿海一帶的百姓因海禁而生計艱難,殿下是否因此而心生憐憫?”
李文瘋狂朝吳笙使眼色,暗道這問得都是什麼問題!不知道這話是踩郕王的心窩子嗎?!誰不知道郕王是因海禁一事風聲鶴氣,站在風浪口受大明子民譴責,紛紛言郕王如今一手遮天,怕是反了天。
吳笙卻未察覺李文的暗示,坦率地回答:“殿下,小民並非有意冒犯,只是心中疑惑。海禁政策固然有其利弊,但若能解除,沿海百姓的生計問題得以緩解,這不正是殿下所期望的嗎?”
朱祁鈺聞言,神色稍緩:“海禁之策,確有其歷史淵源,但時過境遷,政策亦需隨之調整。我並非因個人情感而執著,只是”
只是什麼?
朱祁鈺也只是不再回顧兩本厚重的近代屈辱史,他不願再看那些令人心痛的過往。
歷史的教訓不應被遺忘,但更應以建設性的態度去面對未來。
朱祁鈺轉向吳笙,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本王所期望的,是大明的海疆能夠再次繁榮,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海禁的廢除,不是為了個人的名聲,而是為了大明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福祉。”
雖然苦了苦了點,那哪有如何?自強才是硬道理,他豈不知在萬人眼裡他是個損人利己的權勢親王,可他哪件事不是為了國家的大明利益?
即使這條路是孤身一人,朱祁鈺也願意走下去。只要方向正確,即使暫時不被理解,他也會堅持到底。
吳笙雙眼一亮,恭敬對他行了個大禮:“殿下愛民之心小民今日才真正領會。海禁之策,雖有其歷史背景,但若能適時調整,必將為大明帶來新的生機。殿下所言,實乃小民心中所想,亦是大明百姓之福。小民願追隨殿下,為海疆的繁榮盡綿薄之力。”
李文也趕緊附和道:“小民亦然!願追隨殿下,為大明的繁榮昌盛貢獻微弱的一份力!”
朱祁鈺仰頭大笑:“好好好!有你們兩位同心協力,何愁大事不成?海禁的廢除,必將開啟大明新的篇章。我們三人,定要攜手共進,讓大明的海疆重現往日的輝煌。”
目送兩人離開後,朱祁鈺一轉頭就見成敬淚眼汪汪,被嚇地驚悚道:“你好好地哭什麼?”
“奴才只是嗚!”成敬猛地吸溜鼻涕,擦去眼淚哽咽道:“奴才心裡高興,陛下終於不是陛下終於不是孤身一人了。奴才自幼追隨陛下,深知陛下為國為民之心,今日見得有志之士願意與陛下並肩作戰,奴才心中怎能不激動?奴才願以身許國,為陛下分憂解難。”
成敬說完,又是一陣抽泣,雙膝跪地就要磕頭表衷心。朱祁鈺趕緊攔住他:“欸欸欸別別別!男子膝下有黃金,豈可輕易下跪?朕知道你的心意,起來吧。”
成敬這才止住哭泣,緩緩站起,但眼中仍滿是忠誠與激動。朱祁鈺望著成敬,無奈搖頭道:“他們的嘴上說說罷了,你真當朝堂上的人都是腦子糊塗的嗎?他們必定已有了準備,你且等著吧,之後可是熱鬧不少。”
吳笙被封為兵部侍郎,負責協助兵部尚書處理軍務。他自幼熟讀兵書,對兵法頗有研究,李文則被塞去了吏部。
朱祁鎮私下問過朱祁鈺的意思:“吏部可不是個好處,為何不派此人去兵部。”
兵部尚書于謙站郕王陣營,能護得住不受磋磨,若是派去其他部門,那李文的才能恐怕難以施展。
朱祁鎮知李文的才華,他不僅精通文墨,腦袋靈活。朱祁鎮心中盤算,若能將李文留在身邊那是再好不過,可他不想埋沒這塊金子,相比於吳笙性子沉穩,李文四面玲瓏,隨機應變能力出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