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5 頁)
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龍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註定該遭殺於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案,是我等將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今又有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言畢,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來,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
金蟬子急轉司房,將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先逐一檢閱,只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註定貞觀一十三年。
金蟬子也不吃驚,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卻將簿子呈上,兌現了對魏徵之言,為唐王延壽二十年。
十王從頭看時,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閻王只自己辦錯事了,驚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唐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閻王道:“陛下寬心勿慮,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返本還陽。”
唐太宗聞言,躬身稱謝。十閻王差金蟬子所幻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還魂。
唐太宗出森羅殿,又起手問十王道:“朕宮中老少安否如何?”
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壽似不永。”
唐太宗又再拜啟謝:“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
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唐太宗道:“朕回去即送來,即送來。”從此遂相揖而別。
那太尉執一首引魂幡,在前引路,金蟬子隨後保著太宗,徑出幽司。
唐太宗舉目而看,不是舊路,問判官曰:“此路差矣?”
金蟬子道:“不差。陰司裡是這般,有去路,無來路。如今送陛下自轉輪藏出身,一則請陛下游觀地府,一則教陛下轉託超生。”金蟬子十世輪迴,對陰司之路,可謂瞭如指掌。
唐太宗只得隨他兩個,引路前來。徑行數里,忽見一座高山,陰雲垂地,黑霧迷空。
唐太宗道:“崔先生,那廂是甚麼山?”
金蟬子道:“乃幽冥背陰山。”
唐太宗悚懼道:“朕如何去得?”
金蟬子看了背陰山一眼,所看之處,正是萬骨窟,鎖住崇恩聖帝的地方,道:“陛下寬心,有臣等引領。”
唐太宗戰戰兢兢,相隨二人,上得山岩,抬頭觀看,只見: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巖。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陰風颯颯,黑霧漫漫。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裡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山前山後,牛頭馬面亂喧呼;半掩半藏,餓鬼窮魂時對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傳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趲公文。急腳子旋風滾滾,勾司人黑霧紛紛。
唐太宗全靠著那金蟬子保護,過了陰山。
前進,又歷了許多衙門,一處處俱是悲聲振耳,惡怪驚心。
唐太宗又道:“此是何處?”
金蟬子道:“此是陰山背後一十八層地獄。”
唐太宗道:“是那十八層?”
金蟬子道:“你聽我說: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寂寂寥寥,煩煩惱惱,盡皆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通來受罪名。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哭哭啼啼,悽悽慘慘,只因不忠不孝傷天理,佛口蛇心墮此門。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皮開肉綻,抹嘴諮牙,乃是瞞心昧己不公道,巧語花言暗損人。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垢面蓬頭,愁眉皺眼,都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