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菩提歇~(第2/2 頁)
門清淨自在,卻不喜佛經大道渡人,他與其他嚴如父兄的師兄們不同,他會給他削木劍,刻木馬,還會把他背在背上摘杏子。
王七郎將了渡的縱容看在眼裡,笑著摸了摸慧覺光光的頭頂,“待我拜見了師父再與你好好說。”
小慧覺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突然闖入打斷了師兄和師父的敘舊,他懊惱地拍了拍自己的頭,“瞧我!師兄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肯定有好多話要同師父講,我去外面等。”
說完,一溜煙又竄了出去。
了渡眉眼平和,略有笑意,“你這小師弟越大越沒定性了,以前三歲還能坐著聽完一篇經,現在做功課不是睡覺就是偷吃。”
王七郎聽出了了渡言語中的放縱,眼裡噙著孺慕的笑意,“那還不是師父您寵的?”
了渡卻從未壓制慧覺的天性,只要他品性不歪便任由他生長。他也從未將慧覺當成一個小和尚教化,而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等他以後長大可以自己選擇時由他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這樣的用心,王七郎深有體會。
好比當年,他年紀尚輕,不喜權勢富貴便妄圖用佛道去抗爭,師父明明看在眼裡卻不偏不倚教他三載。
待他更明事理,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後,師父便又雙手合十親自將他送下山門。
便是這份度化的恩情,王七郎視了渡如師更如父。
因著小慧覺還在屋外等,師徒倆寒暄了幾句,了渡便將王家七郎送出了門外。
“師兄,你與師父這麼快就說好了嗎?”
王筠笙回頭看了看緊閉的禪門,眼中略有一絲複雜,卻又在看向慧覺時很快遮掩了過去,“小師弟,師父他還是老樣子嗎?”
兩年前,了渡九皇修為一朝散盡,這件事整個安業寺也就只有他座下六名親傳弟子知曉。
方才王筠笙觀了渡面相,眉宇之間呈現出一種衰敗之氣,就好比佛前燃耗一夜的燭臺,油盡燈枯不復明亮。
說起這件事,小慧覺臉上明顯多了幾分落寞。
“師父說這一切都是定數。他都已經看開了,五師兄您不知道,師父兩年前就已經開始在物色安業寺的佛道傳承人了。”
王筠笙略有驚愕,“佛道傳承人?難道不是慧機大師兄嗎?”
說起這個話題,小慧覺眼中終於有了一抹亮色。
“五師兄,我們可能馬上就要有個小師弟了。你是不知道,季師弟真的好厲害,一卷千文的大乘經,他看一遍就能倒背如流。”
“哦?”王筠笙不覺被勾起了好奇心。
小慧覺頓時更起勁了,“兩年前,師父閉關前一日在大雄殿前開壇講經,末了忽然提出讓一眾弟子以佛悟出一偈語,大師兄作一歇曰:‘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我們聽了都道好,可師父卻不甚滿意。”
“此歇由眾口相傳傳到了殿前香客們耳朵裡,眾人紛紛響應作歇語,說來也巧,香客們的歇語都是用紅綢綁在祈福樹上,偏偏師父路經寶殿樹下,一段紅綢忽然飄來纏住了他手中的佛珠。”
“紅綢中亦有一道歇語,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備註:上述歇語摘自:慧能大師《菩提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