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引薦(第1/2 頁)
堂堂丐幫的領袖竟然親自演繹苦肉計,這無疑是一場重大的犧牲。這不禁讓人想起那句古話:“高射炮打蚊子,得不償失”。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位領導者竟是契丹人。在江湖中,這樣的身份或許會成為一種隱憂,甚至有可能假戲真做,演變成真正的背叛。
“喬峰是否知曉自己的身世?既然你們知曉他是契丹人,為何又推舉他為丐幫的幫主?”滅絕師太皺著眉,突然在人群中發問。這個問題立刻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顯然,這也是大家心中的困惑。
丐幫,江湖上享有盛譽的十大門派之一,門下弟子眾多。而作為宋國的一方勢力,其首領竟是契丹人,這無疑讓人感到難以接受。人們不禁要問,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江湖同仁們該如何面對?
洪七公微微搖頭,平靜地解釋道:“他是知道的,早在成為幫主之前就已經知曉。”此言一出,眾人皆感愕然,包括陳池在內也感到十分困惑。這和原著的設定出現了巨大的偏差,讓人感到十分迷茫。
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尷尬。洪七公繼續淡淡地說:“各位應該聽說過‘橘生淮南則為橘’的典故。喬峰雖然是契丹人,但他在大宋長大,深受我宋國的禮樂教化影響,早已不是那個野蠻的契丹人。當他被推舉為丐幫幫主時,他完成了幾項極為艱難的任務,其中包括刺殺金國的大臣。這足以證明他已經與契丹劃清了界限。”
“當韓世忠將軍告訴我他將有意收復失地時,我開始籌劃,決定利用喬峰的身份對金國進行一次計謀。”洪七公詳細地解釋道,“我故意展現出對喬峰的防範之意,同時在江湖上散播關於他身世的流言,還加以推波助瀾,讓金國人得知風聲。”
“我製造了一種假象,即喬峰在身世被揭露後將惱羞成怒。為了使這種假象更加逼真,他必須殺父、殺母、殺恩師,成為江湖中的公敵。然而在江湖豪傑的逼迫下,他走投無路,最終只能投向契丹。”洪七公繼續道,“憑藉他的武功、智慧和特殊身份……”
這樣的佈局不僅考驗了喬峰的智慧與勇氣,更是對丐幫的一次重大考驗。在複雜多變的江湖中,身份、信仰、忠誠與背叛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幅宏大的畫卷。而洪七公的這一引薦之舉,更是彰顯了丐幫的胸懷與智慧。在金國,喬峰的嶄露頭角,已然成為我們深入金國內部的關鍵棋子。對於這樣的系統設定,不禁令人讚歎其獨特之處。然而,以喬峰的性格,他是否會接受這一安排,卻令人心生疑慮。
陳池心中充滿了疑惑。原著中的喬峰,他率性而為,從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情願之事。這種性格造就了原著中的悲劇結局。他生於金國,成長於宋國,夾在兩個敵對勢力之間,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還揹負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命運。因此,這個金書世界中的喬峰,或許比我們所熟知的更加複雜與有趣。
對於喬峰的決定,不僅陳池心存疑慮。當洪七公宣佈這一計劃後,會場中有人直接反駁道:“喬峰為何要放棄丐幫幫主的地位,揹負殺父、殺母、殺恩師的名聲,被整個江湖鄙視,投奔契丹?他究竟圖的是什麼?”面對這樣的質疑,洪七公沉默片刻後,給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
數月前,他將喬峰單獨召至丐幫刑堂,讓他跪在歷代幫主的靈像前,將這個計劃詳細地告訴了他。洪七公表示,他告訴喬峰這是一個自由的選擇,不想答應便不必勉強。然而,喬峰僅用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做出了決定,接受了這一任務。當被問及原因時,他只簡單地表示願意幫助韓將軍收復故土。
這一決定讓在場眾人面面相覷。其中,滅絕師太眉頭一皺,提出了更為尖銳的問題:“倘若喬峰只是表面答應,暗中卻將韓將軍的計劃告知金國,成為大宋的叛徒,又該如何?”對此質疑,陳池暗自嗤鼻,認為若喬峰真有此意,以他的能力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