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5 頁)
製作,越是上年紀的人越重視這個習俗,還有的家庭會把“龍尾”懸掛在房樑上,有“留龍在家”的寓意。
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肉,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記得很小的時候,聽大人們說:“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剃龍頭。”這二月二應該跟“龍”有關,那吃的也得跟“龍”套上,可到現在人們都不知道“龍”頭是啥滋味。可見龍頭難得呀。然而,殺頭豬就簡單多了,所以大家都選擇了吃豬頭。
孫剛小時候覺得,想什麼都是有道理的,很久以來一直都執拗地認為“龍”肉是天下最好吃的東西,不是有句俗語嘛: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什麼時候能吃上“龍”肉呢?現在看來,這可能是很久以前,小小人兒心裡面的一個大大的願望吧。
總之,“二月二”這天,藉著美味佳餚,說說“龍”、說說豬、講講故事,別讓咱們古老的民俗在不久的將來慢慢消失
210。草長鶯飛
210。草長鶯飛
現在的人過的還越來越講究了,什麼中的西的,陽曆的陰曆的節日都要過一過。(《)這叫“中西結合”、“中西合璧”。
到什麼日子就要吃什麼東西,打春吃春餅,元宵節吃元宵,過完聖誕過春節,過完西方的情人節還要過七夕。真是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呀。
遠離了正月的鑼鼓喧天,二月間的村頭巷尾冷清了許多。只留了些悶頭悶腦的老黃牛,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咀嚼著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往事。
村裡的年輕人,都在正月裡緊緊抓住年的尾巴,揹負著妻子的囑託,攜帶著子女的期盼,踏上南去北往的列車。
家裡的老人眼巴巴等著的,不懂事的娃兒直愣愣盼著的,淳樸的婆姨急切切尋著的,哪一樣能離得開錢?
於是,他們別無選擇,只有投奔那些令他們受苦受累,但同時又勾引著他們魂魄的大小城市。
因此,年輕的小夥子不屬於鄉下的二月。
二月裡,留在家裡的人開始用自己的勤勞譜寫新一年的期盼。
麥田裡給“甦醒”過來的麥苗追肥,大叔們漫撒化肥的瀟灑,成為鄉下二月最亮麗的網》網)
本是二八多嬌的姑娘,過早地體味到了什麼叫疲憊什麼叫勞累,體味到了糧食的內涵,不僅僅是勤勞的汗水,還有那不分時令的投入,不分季節的付出,不分地點的孤獨。
當然,在早春二月的鄉下也有沉浸於愜意的主兒,這就是村前村後那些爭搶著親手打扮春天的各類樹木們。
村裡的槐樹,或許最先感受到春天隱藏行蹤的抵達。一枚枚夜露中探頭的嫩芽,其實在枝頭最後一片黃葉徹底零落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不安的萌動。
在春風的撫摸之下,附著在楊柳枝條上的那些小粒粒一天比一天鼓脹,一天比一天青翠,楊柳們以嬌柔舞蕩著一天比一天暖和的悸動。
偶爾飛來群多嘴的麻雀棲在枝頭,嘰嘰喳喳,把那份愜意吵鬧得心神難寧。
鄉下二月春來早。春在莊戶人的忙忙碌碌中一天天豐滿,春在徐徐東風的催促中一天天變俏。
早春的鄉村,新綠逐漸渲染大地,生機正在勃發。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輕煙”。《
春天,孕育著大地,孕育著生命,是一切生命的起源。
早春,乍暖還寒。
二月春曉,鳥兒們起的早了,鳴囀中,嗓音高了,亮了,似乎,地上的草芽,樹木的綠意,都是由它們一聲聲拔出來的。
與鳥鳴比起來,孫剛更願意傾聽鳥兒們的理翼和撲翅聲,那麼的自然,那麼的舒展,那麼的讓人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