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太史慈的計較(第1/2 頁)
第100章 太史慈的計較
原來太史慈回鄉探母,因為母親多受孔融照拂,又值青州大亂之際,便在劇縣住下,想著什麼時候尋個機會,還了孔融恩情。
今日出門吃酒,卻聽城外嘈雜,便朝著城頭找來。
道明來意後,城下士兵觀其壯勇,也不阻攔,就放他上城。
等太史慈上城一探,才發現是曹軍圍城。
當下便想幫助孔融退了曹操,也算是報答了照拂老母之恩。
孔融一觀之下,見那幫他解圍漢子身長近八尺,美鬚髯,猿臂狼腰。心下驚奇,開口問道:“足下何人?”
太史慈抱拳:“東萊人,複姓太史單名慈,表字子義。我母多受府君照拂,故來相助。”
孔融這邊正犯愁著,驟見太史慈,心下喜愛,命人拿來戰甲親自為他披上。
“願借府君兩萬精騎,出城殺敵。”
孔融當下愕然,這北海一郡之地,能戰之兵加起來撐死也就兩萬之數,他哪來的兩萬精騎。
其實太史慈的要求一點不過分,反而有些託大,城外曹軍十數萬,皆百戰精兵,便是真給他兩萬精騎似飛熊般勇猛,也難以破敵。
孔融沉吟一番,道:“子義,北海之兵不足以戰退曹操,據此三十里外,營丘一代,有袁本初屯軍,若能請他夾擊,曹操必敗。”孔融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要太史慈突圍去請袁紹。
可是眼下曹軍十數萬立於城下,太史慈又如何能走脫。
不下城,解不了北海危局,他又沒法替母報恩。
兩相猶豫之下,一時間難以抉擇。
那邊曹操被人放了暗箭,卻也不惱,仗著張武在側,反倒向城上伸頭,半天不見太史慈露頭之下,竟然高深呼喝。
“還請那位將軍答話。”
太史慈本不欲理他,念頭一轉下,心中卻有了別的計較,便探頭出去。
“何事喚我?”
曹操笑而抱拳:“我觀將軍英雄了得,何不下城一敘。”
“我說岳父,你若喜歡此人,待我破開城門擒來便可,何必自掉身價親自去請。”
曹操拍拍張武的肩膀說道:“帳下迫降和慕名而投豈能一樣?以威勢攝之,最多口服,以禮遇請之,他便是當下不應,來日勢窮相投,也會感念知遇之恩,必效死命。”
“得,別跟我說你那一套收買人心之術,反正我也用不著。”
曹操瞪眼:“胡說,你乃是天子親封的驃騎將軍,日後開府,麾下將領何止百人,多學一點遲早用得著。”
“開個屁的府,還不如換些金銀錢財來的實在,飛熊所部,只需副將兩人,足以隨岳父征戰天下,你是知道的,我最怕麻煩,當不得百將領袖。”
張武其實是懶得惹麻煩,反正天下歸定之後他便要功成身退,平白無故開了府,到時候擁兵自重,搞的翁婿之間離心離德,何必呢?還不如多撈些錢財來得實在。
張武不曾有過家人,一個岳父怎麼著也算是半個老父親了,他真的不想和曹操鬧得不愉快。
即便眼下勢力初建,曹操不作他想,可未來天下將定之日,他還能不想嗎?
曹操未解張武深意,只笑罵道:“還真叫奉孝說對了,你這蠻子平生所愛其三,一為鬥狠,二為美色,三為金銀。”
噗嗤!
張武差點被口水嗆著,被岳父笑評好色,也是離譜,偏偏曹操真敢說,還當面說於他聽。
城樓下,翁婿兩旁若無人笑談間,城頭上太史慈也縷清思路,當即開口。
“下城一敘並非不可,但是我有一個要求。”
曹操停下打趣,好奇的問道:“喔?但說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