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這是個問題(第2/5 頁)
直接從太醫院支取。
戴三春便帶著自己的徒弟三七一起住進了大宅。
留白知道自家小官人在擬寫一份很重要的書單,和趙續稍稍等待。等朱塬寫完幾筆後抬頭,趙續才拱手施禮,說道:“小官人,送年禮的佃戶到了,還有幾位長者要給小官人拜年,已經等在外面。”
趙續說著,掏出一份紅紙寫就的禮單遞上前。
朱塬昨天就被告知這件事,還多問了幾句,知道拜年是慣例,送禮不算。畢竟佃戶每年交了租子,剩餘吃飽都是幸運,也沒什麼可送。
這次算是更換主家後的主動結好孝敬,大概希望朱塬不要加租或奪佃。
朱塬擱筆起身道:“讓他們進來吧。”
說著朝戴三春示意,邀請他一起陪坐。
片刻後,五個看年齡都六十歲往上的老人進門,一起向朱塬見禮。
簡單一番對答,朱塬邀請諸位老人落座。
多聊幾句,很快得知,耕種自己名下田地的佃戶主要來自穆、樊、卓三大姓,其中穆姓最多,小廳內五位老人中三個都姓穆,佔了三十七家佃戶中的十九家,其他兩姓一個九家,一個六家,另外還有三家外姓。
朱塬看出三家外姓顯然是被排擠了,卻沒在意這些細節,而是問起近年土地收成、作物種類和耕作細節。
然後就迎來了訴苦時間。
有說莊子裡耕牛不足可能影響明年春耕的,有說去年雨水過多導致歉收的,還有說鄰莊搶水太兇悍打傷了自家人的。
朱塬本想要大略瞭解一下這年代的農業生產狀況,沒想到會是這些。很快明白,這是幾位老人擔心他這個新主家會增加田租,才會如此反應。
眼看問不出什麼,朱塬只能放棄。
大概確認了這位新的小主家很好說話,幾位老人又適時提起,每畝一石二斗的定租實在太重,試探能否減免一些。越說越唉聲嘆氣,其中一個老人忽然噗通跪下之後,廳堂內瞬間跟著跪了一地。
朱塬還能怎麼辦?
話說他所得田地本來應該屬於官田,就是西吳朝廷從前朝官方或勳貴臣僚那裡沒收而來的充公田產。哪怕寫意之前說過都是上好水田,每畝定租一石二斗,朱塬乍一聽也都覺得有點狠。
這年代畝產上限或許有兩三石,但那必須是上好田地再配一個順風順水的好年景。
古代農業嚴重靠天吃飯。
稍微遇到點乾旱水澇,畝產都要直線下降。
好不容易把人拉起來,大家重新坐下,朱塬正要開口,見留白朝自己使眼色,想想還是把問題推回去,詢問幾位老人多少合適。
討論幾句,很快重新確定為每畝一石定額。
無視留白的幽怨小表情,大家又聊幾句,幾位老人滿是歡喜地離開。
稍後還會管一頓午飯,朱塬就不再出面。
等趙續領人出去,朱塬又對留白道:“既然帶了禮來拜年,每家再給一貫銅錢當回禮吧。”
留白張口欲言。
她覺得吧,自家小官人瘋了。
那有這麼亂來的?
不過,意識到戴三春在場,留白還是止住話頭,輕聲答應著離開了小廳。
這邊朱塬再次回到西側茶室坐下,一邊拿過那份禮單翻開打量,一邊問旁邊落座的戴三春道:“戴先生不會也覺得我草率吧?”
戴三春其實也注意到剛剛留白的無奈神色,拿起一頁兩人之前討論的書單瀏覽著,微笑道:“小官人寬厚,身邊人替主家著想,下苦人過活也難免要多些心思,都沒錯。”
“戴先生倒是深諳儒家中庸之道。”
朱塬笑了下,沒再多說。
其實,以他兩輩子磨練出來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