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拜師(第1/3 頁)
衛靖和張曉琿出城後,蕭景燁跟劉知府等人再仔細參詳了後勤保障,民眾入城的各個事項安排,再寫了幾封信使人送回京城。
想來衛靖他們沒那麼快回返,又記起蕭元錦的話,便想要繼續來勸說蕭元錦撤到真定府,實在不行也要撤到永安城。
沒想到等他到了蕭元錦住的院門,卻碰到梳著男子髮髻,穿著一身灰撲撲衣裳的蕭元錦,帶著小廝打扮的知春知夏、莊戶婦人打扮的馮嬤嬤正要出門。
“央央這是要上哪?”蕭景燁蹙眉問,心中生起了不妙的預感,他感覺馮嬤嬤看他的眼神仿似盼到了救星。
蕭元錦向他行了一禮:“六叔。”
馮嬤嬤和知春知夏也一起行禮,幾人這般打扮,卻行著標準的宮廷禮儀,讓人怎麼看怎麼辣眼睛。
“為何打扮成這般模樣?”蕭景燁繼續問道。
“擇日不如撞日,我現下就去找小張大夫,請她教我學醫術,拜她為師。”蕭元錦道。
“這如何能行?”蕭景燁不贊同。
“這如何不行?皇祖母讓我出京,就是讓我出來多見世情的,如果我只跟著六叔,與在京中又有何區別,”蕭元錦的倔勁兒又起來了,“要不六叔說說,我能做什麼?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把我養大就是為了像二姑姑那樣去和親的嗎?”
蕭祈的大女兒是林貴妃生的平陽公主,是蕭祈最大的孩子,今年三十三歲,尚了平陽公主的是淮安候嫡次子司馬文斌。
二女兒是衛皇后生的昭陽公主,比蕭景燁大三歲,十八歲時一位西域剛剛繼位的邦國國王莎烏王以王后之位求娶,從此遠嫁西域,衛皇后每每思念女兒時,總是黯然神傷。
蕭景燁一噎,好一會兒才道:
“央央,如果你不願,沒人可以讓你去和親。”
“我也沒有什麼不願的。”蕭元錦剛剛說完也有點後悔:“如果需要我去和親,我自然也是會去的。”
身為公主,她們彼一出生即享盡榮華富貴,卻又不能像皇子那般挎刀上馬為國征戰,或是下到各部領取差事為父皇分憂,如果她們的和親有利於家國,她們是沒有理由,也沒有勇氣拒絕的。
蕭元錦說完這句話,腦中卻閃過張大郎的身影,胸中竟是一痛。
蕭景燁想起姐姐,心中也掠過一陣無力感,只覺得與其遠嫁邦國,還不如跟著小張大夫學醫術呢,這邦國一去相隔千里再無歸期,跟著小張大夫學醫,哪怕要他這個當叔叔的日日啃豬蹄子,好歹想見便能見著。
“你去吧。就是不知小張大夫敢不敢收你為徒。”
蕭景燁道,又吩咐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像是隱形人一般的小福子:“你白日便跟著公主,晚上再回我這邊。”
馮嬤嬤年歲雖長,性情卻稍嫌古板,不擅變通,在宮裡時各處規矩明明白白,丁是丁卯是卯,不出錯就行,但出了宮外,要陪著公主去經歷世情,特別是還要跟小張大夫學醫,接觸到的人各式各樣,遇到的事情五花八門,她就應付不來了。
知春知夏這些宮女更不用說,十六七歲的姑娘,遇事只怕比公主還慌張。
蕭元錦身邊缺一個對外的管事之人,小福子人機靈,有眼色,在京中外出歷練的不少,讓他跟著蕭元錦正合適。
小福子雖然不願離開主子,卻也明白輕重,當下跟著蕭元錦出了門。
蕭元錦走後,蕭景燁又指派了跟著蕭元錦出來的護衛跟去了三十人。
本來公主在府衙日常有四個護衛隨扈左右,安樂堂也不遠,本也不需另加護衛。
只是蕭景燁想到張小大夫讓蕭元錦幫她扒開產婦肚皮,擔心她日後也這般不知輕重,隨意分派活計給蕭元錦,而自己若是去明著跟張小大夫提示,只怕蕭元錦又會不高興